第94章 线索
◎你还记得他吗?◎
回到王府之后的几日她找来了从前服侍在母亲与兄长身则的老仆, 这一问才发现十五年前王府曾换过一批奴仆,而这些奴仆大多是伺候在母亲身边的人。
十五年前她只有五岁,对这些记忆都是模糊的, 只隐隐约约记得母亲身边似乎曾有过一个做果子很好吃的丫鬟, 名字却是不记得了。
她命人暗地里去寻这些仆从, 但年代久远这些人的下落并不好找。
但问起老管家柳叔时,他也记不大清楚, 道:“十五年前, 似乎是个雨夜, 府中闯进来几个刺客,王妃就是在那天夜里受到惊吓自此便落下了疯病。”
雨夜?她不由自主地想起几日前的那个梦, 难道说那并不是梦, 是她深埋在心底的记忆, 也许是再次回到这里,触及了心底的一些记忆碎片, 这才让她在梦中想起了过去。
“柳叔,我母亲还有亲人在世吗?”她记得母亲是琅琊人氏,出身书香门第, 外祖是当世大儒号‘东阳先生’, 与朝中诸多名士私交甚笃。
在她的记忆中似乎从未见过外祖父, 也从未见过外家人。
这明明是极不寻常的一件事她竟也从未觉得不妥。
柳叔尴尬道:“这,老奴也不知道。”
如此看来, 她还需派人去琅琊郡查一查母亲的身世,只是这一来一去会耽搁很长时间。
一时摸不着头绪, 永嘉打算去从前与母亲住过的芦雪苑看看, 去了之后才发现辛姨娘住在这儿。
她疯疯癫癫地蹲在院子的花丛里挖土, 一边挖一边, 念念有词,“好多宝贝,赶快挖……姝儿快挖!不要让旁人看见了,娘亲给你留着做嫁妆……”
一双眸子四下里张望,小心谨慎的样子瞧着十分可笑。
雪衣推着她入了主屋,这里比之前更加破败了,想来这些年父亲不在府中,家仆见她疯癫更加苛待,难为她疯了还记挂着女儿。
她自记事以来母亲便一直精神不太好,早些年只是偶尔发疯,后来及至她长到十岁疯癫的情形越来越严重,清醒的时候越来越少,到最后甚至连自己的女儿都认不出来。
小堂屋的佛龛依旧还在,她记得母亲清醒时时常会跪坐在这里,只是如今回想起母亲的神情总觉得有些奇怪。
她的目光落在镂雕红木佛龛上,佛像仪态端庄,上饰有忍冬纹,两侧有瑞兽,午后的日光透过雕花窗格洒了下来,落在佛像的面容之上好似渡了一层佛光。
永嘉上了三炷香,让雪衣插入香炉中。
她想象着母亲的样子望着那尊佛像,看得久了,恍惚间觉得那佛陀似乎有了生t z命。
只是看着看着她忽然觉察出一丝异样,佛陀身旁的瑞兽有一只眸子较另外一只眼睛更加莹润有光泽。
她指给雪衣看,雪衣心领神会,上前轻轻按了下瑞兽的眼睛。
一声闷响过后,佛龛竟从外面打开露出一个狭小的空间,里面供奉着一尊牌位。
震惊过后,雪衣将牌位取了下来。
萧承嗣。
这个名字她从未听过,他是母亲的什么人,母亲为何要瞒着旁人偷偷祭奠他?
柳叔听到这个名字也没多大反应,只蹙着眉回忆许久,忽然道:“老奴记起来了,萧承嗣是王妃的义兄,他曾在京城开过一间书肆,后来雨天被雷劈中,书肆被烧了个干净,萧承嗣也死在大火里,老奴记得他的后事还是王府操持的。”
雷雨、大火!她的脑海中有什么一闪而过,深吸一口气道:“你还记得是哪一年哪一日发生的事儿吗?”
柳叔并未犹豫,张口就道:“哪一年老奴不记得了,但老奴知道他死后不久王妃便病了。”
尽管柳叔没有明说,但永嘉知晓他口中的病了并不是普通的生病,而是疯病。
难道母亲的疯病与萧承嗣有什么直接干系?
关于萧承嗣的事情柳叔知道的也并不多,眼见问不出什么,永嘉便让手下暗中去查查萧承嗣的过往,但年代久远查起来确实费些功夫。
两日后,她得到消息,萧承嗣无父无母,六岁时被东阳先生收养,与晋王妃苏宛如青梅竹马一同长大,后来苏宛如被晋王相中,嫁入晋王府,同年萧承嗣离开琅琊在东都洛阳开了一间书肆。
他死时二十六岁,未曾婚娶。
她还查到萧承嗣性格孤僻,不善交际,因而书肆经营得并不好,但因着东阳先生名满天下,时常有人前来书肆拜会他,久而久之他甚烦,便将书肆从闹市搬迁到了偏僻的城西。
他生前曾有个关系还不错的朋友,就住在城西的浣纱巷。
“那地方不太安全,殿下将人叫来问话便是,不必您亲自过去。”雪衣已打听过那浣沙巷住都是市井走卒,公主殿下千金之躯怎么能去那些污秽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