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苏弦锦第一次来到军中大帐,就在关州的南城门之外三里。
萧彤彤的兵和秦时的兵是分开练的,但他二人的营帐却是相邻的。
几日前,萧彤彤回了南境,据说是承阳侯病了,她回去探病。
谁知承阳侯却是骗她的,将她扣在府上,并准备尽数撤离承阳侯府的全部精锐,还要收回给予萧彤彤的兵权。
原因无他——秦时不愿答应与萧彤彤婚事,萧存始终顾虑。
一旦承阳侯府彻底选择帮助秦时,则北朝必须要亡,否则承阳侯府叛军之名坐实,将来会遭讨伐。
其次,若承阳侯府决心助秦时顺利攻进都城,来日他登上皇位,承阳侯府却与他不是一体,他又怕秦时过河拆桥,鸟尽弓藏。
所以,他要秦时娶女儿为妻,不仅是为了女儿的幸福,也是为了承阳侯府将来考虑。
他帮秦时得来的天下,那他至少要占得三四分。
此刻正值关键时期,他以撤军对阵相要挟,不仅想看秦时的态度,同时也是逼秦时做最后决定。
因为苏曲儿,秦时始终下不了决心。
于是秦时的一个幕僚私自去找了苏曲儿,意外得知她早就准备好了退婚书,不由大喜过望,特意派人将苏曲儿接去了军营,希望她能与秦时当面说清楚。
苏弦锦坐在马上,由马夫牵着出了城。
她遥遥望着寒风中立在平原上的一座座白色大帐,沉默良久。
剧情真是一点没变,她心想,只要是原文写出来的,人物心理或动机如何不重要,行为却是一比一完成了。
一人驾马狂奔而来,快接近时,却放缓了速度,似乎怕惊着她。
等到了近前,他才翻身下马,走到苏弦锦面前,微微低头。
“苏姑娘,我是奉命来接你的。”
苏弦锦盯着他多瞧了两眼,问:“你是……周将军吗?”
周知,是秦时麾下第一前锋,秦时在林州时,他追随在秦时帐下。他还有个兄长,后来也加入了秦时军队。
他在原文中戏份不算很少,有很多描写他骁勇善战的剧情。
不过苏弦锦看得不仔细,因为她不是很喜欢那些战争场面描写,几乎都是扫一眼就略过去的。
但此人画册上是有的,所以她能认出来。
周知微微抬头,露出浓眉大眼,轮廓分明的一张脸。
他抬手将上下遮住,只露出一双眼。
“苏姑娘,我还未告诉你我的名字,你就已经知道了。”
苏弦锦蓦然惊神:“你是……”
那个面具劫匪?
第63章 心思
苏弦锦实在难掩震惊之色。
他怎么可能就是周知呢?
她心头如凉水滑过, 打了个冷颤。
周知已让马夫走了,自己翻身上马坐在苏弦锦身后,附耳问:“你冷么?”
“我……”苏弦锦不知该说些什么。
她下意识转头去仔细看周知的脸。
突如其来的温热气息让周知恍神,他不由自主地凑近了些, 唇只差一点就能碰到她的脸颊。
苏弦锦反应极快地回过头, 同时抬手挡住。
她皱眉:“不要失礼。”
周知低笑了声:“我知道你现在还是秦时的女人, 不过你今天就是去跟他解除婚约的,在你成为我的女人之前, 我不会强迫你。”
“异想天开。”苏弦锦语气微沉。
周知脱下披风裹在苏弦锦身上, 将他们二人隔绝了。
“坐好。”
他用力一挥缰绳, 快马向军营疾驰。
苏弦锦将自己裹在披风里, 宛如缩在小小的营帐中。
让她有独立的空间去思考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面具劫匪到底在原文中就是周知,还是因她的出现而产生的剧情改变, 她一时有些难以确定。
原文很长, 出现的人物太多, 她实在难以一一记住。每次只能当一件事发生在眼前,与她的处境产生关联时, 她才能回忆起那些细节来。
据她所知,周知是在林州加入秦时军队的, 他还有个兄长。而面具劫匪当时在送她去落日林之后, 的确也是跟她说,他打算回林州, 去秦时麾下建功立业。
她闭着眼, 完全忽略了呼啸的寒风与不适的颠簸感, 沉浸在原文的细节里。
周知不是个随便的角色, 他的戏份是比较多的,故事线也相对完整。
他出身官宦世家, 幼时父亲因言获罪,被锦衣卫抓进诏狱,后来全家被指控大逆不道,锦衣卫直接把周家抄没三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