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儿当即就吹下了“我二姐绣活第一好”的牛。
结果,现在二姐给他专门设计花样绣好的荷包挂在了未来姐夫腰上,只能退而求其次拿妹妹绣的荷包参比。
不说输得很惨,只能说运道不好。
有同窗的妹妹专门在府城绣坊学绣技,单一个小荷包就搞了个双面绣花样。
一帮没见识的小子将人荷包翻来覆去看了一回,纷纷认为是魁首。
安儿的荷包也很漂亮,寒梅独秀,意境深远,可惜比起双面绣,还是差了点。
不过,倒是为苏婉挽回了点名声。可怜见的,除了安儿和苏家人,没人知晓这荷包不是苏婉绣的。
但家有孩子在府城致远书院念书的人家,就从自家孩子嘴里知晓,苏举人的二妹并非传言那般有心计之人,是个爱做吃食绣活也出彩的小姑娘。
得,你小子咋知道呢?
听儿子念叨了一回苏同窗二姐姐后,家长们很是担心。结果,转头就听儿子念叨:“过几日书院放年假,我们约好去苏志安家烤肉吃,娘/爹,你帮我准备一份礼。”
府城的流言也没传几日,主要刘家倒台是大家有目共睹,而苏家起势已经是势在必得。
谁也不想因为一个落败的家族去得罪未来府城的一大新家族,因此,没过几日流言如秋蝉般销声匿迹。
迎着冬日的初雪,范明辉范明诚兄弟带着车队来了苏家村。
见两个外孙顶风冒雪来家,李氏又惊又喜,知晓来是给二外孙在府城找铺子做营生,连连责怪女儿心大,又夸外孙能干。
苏婉出面主动接过招待仅有一两面之缘的表嫂的活计,主要是二堂嫂杨氏快到临盆的日子,精神头不大好。
冬日的寒风呼啸着掠过屋檐翻越院墙,半空的雪花被吹得晕头转向,也不知是风留恋屋内的欢声笑语,还是雪向往三月暖春,门框角落积了一层雪,门槛亦是半截白干,半截微湿。
苏婉抱着小陶罐,正要跨进门槛,却是停步弯腰,将门角的积雪吹散。.
入冬前,她带着杏儿拉碾子磨了两罐干果粉,炒熟的花生、核桃和黄豆外加一碗松子铺在石碾子上,拉着碾子磨细后又过筛,仔细磨了大半天,才得了两陶罐。
冬日里就着开水冲上两勺,或是加盐或是放糖,喝着暖呼呼又香甜,既驱寒又饱腹。
家里来了客人,还是姑姑家的表哥表嫂们,苏婉跑回家抱了一罐子来待客。
老爷子见她小心翼翼舀了两勺,就碗底一撮撮,扬声道:“多放两勺,多放两勺。”
这番豆核桃粉他也喜欢喝,可五孙女是个刁钻的,碾了两罐子竟是只送来一碗,家里这多人,没几天就喝完了,他想喝还得去隔壁找三儿子要。
真是没道理,哪家有好吃的好喝的不先紧着长辈来,就这刁钻孙女鬼点子多,吃个饭食还定规矩。
苏婉背对人,肆无忌惮翻白眼,道:“喝多了胀得慌,一会儿就吃饭了,多放两勺您老还要不要吃午饭了?”
杨氏接过碗倒开水,对外孙笑道:“先喝点驱寒,饭已经做上一会儿就好。”
家里来客,中午饭就在老爷子这边吃的。
苏长青拿到了大姐托姐夫写的信,苏婉很是好奇,有啥事不能嘴说还得写信。
晚上,范明辉夫妻住在苏婉家客房,范明诚则是照旧歇在安儿的卧房。
当然,这卧房曾经是大哥苏志栋的,现在被安儿鸠占鹊巢。
他还理直气壮:反正大哥明年成亲住侧院,这卧房又用不到了!
第118章 糟心的弟弟们
对于小儿子, 苏长青觉得越发难管教,想当年长子这个年岁的时候多乖啊!
苏婉对她爹的这个认知表示:••••••
那是因为大哥乖吗,明明是爹娘忙着种地没发现儿子是个问题少年啊!
反正, 安儿是兴高采烈将自己的大部分东西搬来卧房,挤占了大半空间, 将大哥的东西挤在桌角的小角落。
好在他还是有些兄弟友爱的,找了一片老化的一撕就裂的布将大哥的东西盖住, 免得落灰。
见外甥看着桌角的破布,苏长青咳了咳缓解尴尬, “那是志栋的东西, 这个卧房现在被安儿占了, 你先住, 赶明儿你舅妈再收拾个客房你搬过去。”.
“不用舅舅,我跟表弟一起住挺好,后面还要去府城,也住不了几天, 不麻烦舅妈收拾了。”
安排好外甥的住处,苏长青才回东间他们夫妻的卧房。
张氏已铺好炕褥, 被子也铺开了,只是新铺的被窝还不太暖和,她摸了摸低声道:“等会儿睡, 被窝还不热,看看姐姐的信,说了啥?”
苏长青展开信封,微皱的眉头从没放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