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种田)+番外(333)

自苏志栋回家,就府城家里两头跑,主要是秦嵩云不想弟子留在府城参加酒会诗会浪费时间,因此,只要求隔几天去府城请教学问。

今儿就是去书院,参加辩论后向师父求证了几个问题,得了三道论题的课业才匆匆回家。

刚进门就听到二妹在念叨爷爷从门缝里看人,及至弄清楚原委才,又端了家里的菜去爷爷家。

还大言不惭道:“没关系,大哥去澄清,爷爷也是跟你爱玩笑呢!”

苏婉才不领情,她敢打赌,老爷子就是那样想的,根本就不是一时兴起张口就来,也打定主意谁来说情都没用,这次,她必须让老头儿明白歧视她的后果有多严重。

哼,这么多年了,以为真男轻女的毛病已经有所缓解,结果只是表面看着缓解,内心深处还是那个固执的老头。

这次必须让他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最后能深刻反省,至于哭着忏悔什么的,苏婉打了个抖。

好吧,她承认自己有些小幼稚,老爷子能认识到问题就不错了,至于反省,算了吧,不指望了。

她就稳坐钓鱼台,坐等后续朝预期发展,而她自己,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夏日夜空群星璀璨,皎洁的月色温柔了黑夜的凶悍,墙角的萤火虫闪烁着幽光,鸣虫奏一曲,凉风徜徉。

睡觉还早,且爹和大哥还没回家,苏婉坐在通堂等人的同时很是YY了一回。

当晚,苏婉没能等到人,不过,后续发展也确实如她所想,虽有差异,却大差不差。

苏长青从侄子家出门,就去了村里,当晚回家时已经是月上中天的光景。

因此,苏婉第二日得到了学堂扩建的消息。

及至府城书院放夏收假,安儿从书院回来时,苏家村的人都知晓明年书院要扩张招生啦,书院也要新建屋子,地已经划好了。

村里的学堂向后扩大,暂时扩大了一里地的面积,将林子的边缘都圈了进来,准备秋收结束后举全村之力盖新屋子为学生准备教舍。

安儿兴冲冲道:“那么大一片,不如建成练武场,让学生练射箭骑马,君子六艺不能落下。”

话刚落头上挨了一记,苏志栋道:“想得美,练箭还成,哪有马骑?”

“现在没有不代表日后没有,再说大舅不是已经帮咱家看好马了嘛,等牵回来就让学生练习。”安儿的想法很美好,可惜现实却是残酷的。

张大舅凭借他在北关的人脉关系,从军中回购了一批退役的战马,或是受伤有些坡脚,或是伤了眼等,虽不大健全,但一般的拉车犁地却没问题,给自家亲戚挑了几品伤不严重的,苏家就得了一匹。

只是,学堂里招收的都是启蒙的小学生,哪敢让人骑马,因此,安儿的意见被大人不约而同忽略了!

好在夏收开始,学堂建设的事儿先放一边,趁着天气好先收麦子,因此,安儿觉得还有时间争取。

今年夏收,安儿很不一样,即使在地里割麦提麦捆,依然不忘背书,嘴里念念叨叨,遇上不解其意或是不甚明白的地儿就地请教。

别说苏志栋,就连苏婉都好奇,她弟弟这是咋了,在书院打鸡血了这么刻苦?

以往虽也勤学,可没到这种程度啊!

晚上,一家人在通堂各自忙碌,休息的休息,缝裤脚的缝裤脚,磨镰刀的磨镰刀,安儿正在撕掌心老茧上的皮,老茧这几日被磨得起皮了,今晚洗澡后竟然炸起来,刚好撕掉。

苏婉打趣他道:“你这是要效仿前人在读书界留下佳话吗,晋有车胤囊萤夜读,今有志安麦地求学!”

闻言,他头都不抬,道:“明年秀才试,好多同窗都要下场哩,作为秀才的弟弟,我不努力不行啊!”

说罢,抬头蹬大哥,道:“都怪大哥,有大哥这珠玉在前,大家都想当少年天才,要不然我也不至于夜夜苦读连割麦子时都要背书。”

苏志栋:••••••“我也没说我是少年天才啊!”

“你还不是少年天才,咱们昌平百年来考中秀才最早的人就是你,以往有人及冠考中秀才都已经是天才,就因为你,大家都卯着劲儿想当十四五的天才,好几位学兄都到成亲的年纪了,偏说先立业再成家,搞得人女方以为要考中后退亲。”

安儿一脸“你看你干得好事”的表情,道:“你这种人,太招人恨了,以后出门小心。”

小心什么,当然是小心被被别人暗地里套麻袋揍啊!

他还是亲弟弟呢,都觉得自己是大哥科举的最直接受害者,还没参加童生试,就被同窗拿着各种与大哥比较,被夫子各种勉励。

想到夫子抚须耳提面命教导他:“你大哥是昌平的天才,你也不笨,可不能只让大家知道你是少年天才苏志栋的弟弟啊~”,安儿就想以头抢地问问上天为何要这样待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