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种田)+番外(332)

“哼,您说气人不气人?”最后,她还不忘找认同感。

可惜,苏长青的注意力全被闺女说的书院收入规划给吸引了,心下正细细琢磨可行性,后面的话,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尤其是优秀学子奖励制度,听闻这种奖励只京城的有些小书院为了招手优秀学生设立的,如果老爷子的学堂设立奖励,那简直不用愁没学生,说不得学堂还要限制新学生名额哩!

若是昌平府有一家书院能设立奖励,他当年就是借钱也会去书院读书,勤学得书院的奖励也能支撑着完成学业,可惜没有。

再说,一成给族里买族田,支持苏氏一族后辈儿孙念书求学,过个十几年,苏氏真就成了耕读人家,这不是为儿子培养宗族势力嘛!

苏长青越想越激动,越想越心动,以至于没注意到女儿气馁的神色。

好吧,苏婉也是为了表明态度,没强逼人跟自己站一队,因此,也只在吃午饭时比平常多添了半碗,道:“我要弥补我受伤的心。”

心受伤了,安抚胃,这操作也是没谁了。

杏儿也没多问为啥心受伤要多吃饭来弥补。

吃过饭,苏长青先是去鸡场转了一圈,顺道在果园除了除草,太阳距离山顶还有一尺的距离他就背着一背篓青草回家。

就着院子晒得温水洗了脸脖,喝了一杯水才去学堂。

此时,距离学生下学还有一刻钟,他在前院转看后去了后院,后院很宽敞,但中间是一大片空地,供学生休息时玩闹,后墙角的位置沿着院墙是一排茅厕,考虑到都是男娃,茅厕直接打通,里面好多坑位。

茅房外是一排竹子,旁边的小道上种满了苏婉友情赞助的香味浓郁且花季长的月季。

未免茅厕的味道飘到前院,苏婉立志用花香当除臭剂,她还准备去花市买些腊梅移栽,免得冬日无花香净化空气。

苏长青看着大片空地,琢磨着二女儿说的扩张,心里计划这如何说服村里人。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前院响起孩子们背书的声音,苏长青知道下学时间到了。

下学前向夫子行礼时背《论语》是苏志栋的主意,要的就是倒背如流,今天轮到背《为政》。

直到院外响起孩子们的欢呼声,苏长青才转出后院。

老爷子正在收拾桌子,往日这些活计是大孙子一人干,下午,他一直心事重重的样子,苏志强很是担心,“爷爷,是不是累了,要不明儿休息一天,我一个人能忙得过来。”

听到孙子的声音,老爷子才回神,见孙子满面忧色,摆手长叹道:“无事,就是有些事情捉琢磨不定。”

婉婉的提议虽好,可书院以后要交给大孙子,就长子那德行,他怕啊,因学堂牵连到大孙子,只是生计问题,若要牵扯到三孙子,那有可能丢官呀!

得亏苏婉不知晓老爷子的想法,不然得刺一句:您老想的还挺远!

老爷子确实想的长远,见越发沉稳的大孙子,心下叹息,长子不孝,连带大孙子蹉跎了这些年,不然也早早中秀才了!

他是叹息遗憾,一窗之隔的苏长青却朗声道:“有什么拿不定的主意的,儿子倒觉得挺好。”

见两人齐齐转头看来,进屋帮忙收拾,道:“刚好留志强吃饭,志强可是顶半边天呢,学堂的事儿也该你知晓。”

老爷子嘟囔:“你闺女才气完我,你又来做我的主,你两是来讨债的吧!”

见爷爷虽嘴上抱怨,却没出言拒绝,三叔也只是讨好地笑,苏志强心中好奇,却没插嘴询问,只是加快了收拾桌椅的速度。

收拾完桌椅,教舍关窗锁门后三人才出院子。

老爷子一手背后,一手抚摸大门,心事重重,良久才叹息道:“走,家去吃饭。”

苏志刚正坐在葡萄架下磨镰刀,本来旻逸正蹲在一边看,见太爷爷进院子,连忙跑进正堂去写课业。

老爷子当没看见,三人洗了手,坐在葡萄架下边纳凉边说话。

见三儿子和大孙子都来了,李氏临时多添了两道菜,及至吃饭时,苏志栋端着盘子过来,葡萄架下四人皆神采奕奕,眼神放光。

即便老爷子这样含蓄的人,脸上的喜色眼中的激动亦是掩饰不住。

一院之隔,与苏志刚家隐含的激动喜气不同,苏婉家气氛却是有些低迷,尤其是杏儿,很是不乐意。

望着被大哥分走一半的凉菜,她咬着牙道:“大哥太可恶了!”

现在天热,都想吃口凉菜,可大哥一下就分走一半,忒讨厌了!

“吃吧,热菜又不烫。”今晚就娘仨吃饭,张氏给女儿夹菜,道:“你大哥回来的晚,不端菜过去你爷奶那边饭菜肯定不够吃。”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