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种田)+番外(255)

苏志安垂头耸肩,瞬间没了方才的精神气,蔫哒哒道:“噢!”

到底年纪还小,不懂人情世故的复杂,苏婉安慰:“没事儿,即便是看在师父的面子上夸,那也是你本来就有可赞之处,不然,夸都没得夸呢。”

“二姐,啥话都让你说,别人还活不活?”

苏婉也觉得自己嗯••••••有些讨厌,笑道:“那跟姐说说,巡查使咋夸你的?”

苏志安才不想提呢,这话从别人嘴里出来是夸赞,从自己嘴里出来不成王婆卖瓜了?

不过那巡查使文雅又正气,一看就是好官!

“早知道巡查使来家那天我就不去地里了,那位巡查使看面相就很才学,说话也好听,比其他巡查使都年轻••••••”

苏志安回忆着那人周身气度,感慨:“世间真的有人像神仙一样,以往总觉得“惊为天人”是捧臭脚的,今儿我算是知道,有些人真的,啧啧啧,谪仙大概就是那种风采吧!”

苏婉被迫听了满耳朵惊为天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巡查使。

还不够,吃饭时,苏志安给家里人又炫耀了一回。

不过这次,炫耀的不再是被夸赞,而是炫耀自己见过“谪仙”。

听着儿子描述,苏长青却沉思,将此人与为张康毅解围的人联系到一起,问道:“六位巡查使,也不知这位是何官职。”

“不知道。”苏志安摇头,想到别的巡查使称他为元良,道:“不过他的字叫元良!”

“应该是字吧,有巡查使大人这样叫的,我听见了。”

元良,大善至德,也是对大贤之士的尊称,一般人不可能以此为字,苏长青正想着谁能如此大才配得上“元良”二字,长子却咳得惊天动地。

苏志栋被弟弟的话呛到,弟弟年幼,还未学到《礼记》,但他却知道,元良,亦可作太子代称。

他呛咳连连,面红耳赤,一桌人都停筷,又是拍背,又是帮忙端水。

苏志安好死不死挑衅:“大哥,你怎么连旻逸都不如呢?”

很好,苏志栋虽然捏着他自己的脖子,但,这一刻,他想掐死弟弟!

好不容易平复过来,指着弟弟道:“以后吃饭再乱说话,你就一个人吃。”

苏志安很是不忿,“自己吃饭呛到了还怪我说话,你不讲理!”

苏长青见长子如此,心中有猜测,拦住即将爆发的口水战,让两人好好吃饭。

然后,饭后书房,他自己也被茶水呛到,低低斥责长子:“你就不能等我喝完水再说!”

苏志栋表示很冤枉,他能忍两刻钟进书房才说,已经是极限了。

苏长青抚胸顺气,又开始体谅儿子,“不怪你桌上呛到,这消息,传出去怕得闹翻天吧!”

“该知道的人自然是知道的,说不定,圣上故意没隐瞒太子行程,想钓大鱼呢!”

“呸呸呸,咱家啥都不知道,谁都不知道。”一想到有可能被牵连,或是以后发生啥事查到自家头上,苏长青连忙去晦气,道:“你晚上给安儿说说,就被人夸了几句,没必要到处宣扬。”

可千万别再让人知道巡查使中有位元良,虽是无意间听到的,可也太危险了!

第二日,一大早苏长青就扛着锄头去鸡场,路过作坊时敲门进去看了看。

太子在巡查使中,巡查使们知道,卫景行知晓,秦嵩云也知道••••••但凡该知道的都知道,不过现在,又多了三个无关之人知晓这个在有些人眼中不是秘密的秘密!

.

张康毅也没想到,帮自己说话的是太子殿下,不过,那也是刘阁老先找茬,没事儿找事,太子约束臣子,本就应该的!

如是想着,觉得太子暗中来巡查,也算是好事儿一件,至少,自己免了无妄之灾!

巡查使后续也没在府城待几日,就出城门去往北关,苏志安再也没见过自己的男神。

不过,这位在他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名叫元良的巡查使,成功进入他的日记簿:泰安三十一年春,四月中,逢一人,名元良,文气昭昭见之难忘,愿,再见之!

巡查使出城往北关去,府衙各官员卸了精气神儿,苏长青也松了一口气,静下心来收拾鸡场。

山坡上的鸡架已经被草淹没,而且有些破损严重,需要修补,有些桩根腐烂被虫蛀,要拆了重建。

他带着柳诚兄弟俩和杜有丁割草清理陡坡,顺便说了修补围栏之事。

杜有丁的婆娘带着儿女收拾山脚下的三间瓦房,当初修建时就是青砖石瓦,虽空了两三年,蛛网遍布,却不漏雨,以后杜有丁一家就住这里。

柳诚兄弟早上来,傍晚回,三顿饭在这边吃,脚程快一些一来一回也花不了三刻钟。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