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你抄书挣得钱还多!”
苏志栋惯常会打击弟弟,悠哉道:“我这抄书挣得是不多,可也每回都给家买糕点,买木雕竹雕,这有些人挣了大钱,也不知给家里买什么。”
安儿闭嘴噤声,脸上很是为难,假装研究背篓不接话茬!
第63章 杀猪饭
苏婉没说话, 只静静抱着窝在她怀里的杏儿。
安儿低迷的情绪一直延续到书院,下车时才听到他说:“我好好练字,帮二姐抄书不要钱, 明年冬天去腊月集摆摊,到时候挣钱了给大家买礼物。”
苏婉朝着看过来的苏志栋得意一笑, 鼓励道:“字要好好练,不过抄书还是有工钱的, 到时候你自己攒着。”
苏志栋着看满脸认真的弟弟,突然觉得, 弟弟比他还幸运!
进书院后兵分两路, 苏志栋带着二堂哥在书院转看, 苏婉则带着俩崽崽去后面夫子住的地方, 三个小厮帮忙拿东西。
安儿指着远处屋顶上的雪问道:“怎么没人扫雪?不怕屋顶塌了?”
一小厮笑道:“夫子们都喜欢吟诗,扫雪影响诗兴!”
等秦芸来时,杏儿安儿已经在洞门处打起雪仗,本来是一对一, 见到师姐远远跑来,立马调转火力, 集中攻击师姐。
“哇,二打一,不公平!”秦芸大喊着抓起路边的雪揉成团扔过来回击。
待三人停手时, 已经是一刻钟之后。
“师兄呢?”对于小师弟小师妹算不上恶作剧的行为,秦芸并不放在心上,反倒率先问起苏志栋。
苏婉解释道:“二堂哥送我们来的,不方便进来, 大哥带二堂哥去书院转转。”
秦芸嘟嘴,不过, 并没多说什么。
秦夫人见到三人来,很是高兴,招呼吃茶点水果。
苏婉笑着福礼,道:“师娘,年尾了家里准备杀年猪,想邀请师姐去家里玩玩。”
她话才说到一半,秦芸已经蹦起来欢呼,让丫鬟收拾东西。
秦夫人无奈道:“不急,过几天家里送你去。”
可秦芸半刻钟都不想等,跑去自己闺房亲自看着丫鬟收拾行李。
秦夫人吩咐嬷嬷去盯着,便与苏婉说起家常,听闻苏志刚一道来了,想让婆子请进来见一见。
“师娘,您现在身子重,养身体要紧,等明年满月酒时,我二堂哥肯定要代我爷爷来送礼,到时候见也不迟。”
未免发生学子乱闯的行为,夫子居住的地方管理很严格,而且二堂哥已经是成年人,还是个未成亲的,苏婉不想节外生枝,因此,委婉回绝。
“你呀!”秦夫人看出她的顾虑,索性直接说明,“是这样的,隔壁张夫子的家眷托我做媒,对方是张夫子兄长家的次女,张家如何你爷奶想来应该有所耳闻,我见见你堂哥,将此事当面说与他听,回去好与长辈慢慢商议。”
没想到送礼竟然送出一门亲事,苏志刚来见礼听完后,一行人也没多逗留,直接带着秦夫人的回礼归家。
“爹娘,师娘说给二堂哥做媒,对方是书院张夫子的侄女,你们知道张夫子家吗?”苏婉给爹娘说起秦夫人交代的事情。
今日去书院送礼,没留午饭急匆匆回家的原因就是这。
张夫子是永平府人士,永平府位于昌平府东北方,距离京师更近,因此,大部分人家嫁娶都是向顺天府靠拢,而且永平府人大多看不起昌平府人。
当年,张夫子来昌平府书院求学,苏长青虽年纪小,但因某些机缘,有所耳闻。
他踱步沉思,半响道:“这事儿,还得你爷奶拿主意!”
隔壁,苏志刚也在说同样的事情。
本来,今日他由堂弟带着在书院转转,等堂妹出来就回家,没想成,秦夫人专门让人带他过去见了一面,就因为说媒之事。
“秦夫人的意思,张家只托她帮忙说媒,并未指名道姓是咱家,若咱家觉得合适,回个话,她去问问张家的意思。”
老爷子放下书,站起身,道:“张家我知道,这亲事,恐怕不成。”
刚掀开门帘进屋的苏婉就听到这话,顺嘴问道:“为什么?又不是张夫子的女儿,我二堂哥这条件还配不上?”
若是张夫子的女儿,那是秀才人家的闺女,依苏志刚条件,确实属于高攀,但是秀才的侄女就不一样了,张夫子的大哥也是农户人家,两家也算是门当户对。
老爷子长叹一口气,没理会孙女,倒是对二孙子道:“你爹跟张夫子是同窗,在书院你爹是佼佼者,可惜科举不顺,张夫子却是在而立之年后考中了秀才,你爹••••••”
永平府因距离顺天府近,有家资的学子都去京城书院求学,有能力的夫子也去京城书院任教,导致本地书院很是寻常,张夫子却是个另辟蹊径的,来昌平府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