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番外(479)

作者:蒙娜丽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辋川别业。

王维倒是挺喜欢这首词,意境深远。

近来看了如此多的诗人词人,饶是已经声名远扬的他也不得不承认优秀的文人很多。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从前面的酒旗他就将画面转到了城里,“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彩色画船在傍晚薄雾之中,慢慢地,繁星开始交错,白鹭飞于期间,这样的美景简直画都画不出来的。】

王维想,若是想画,但也是能画得出来的。

虽然说他明白王安石这话只是为了夸景物之美,但是只看到这词句,他脑中已经有了场景。

心中想着,便想之后他得为这此画上一幅。

【这首词的上阙讲的都是景,而这一首咏史词的重点感情在下阙,“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想当初金陵城多么繁华,然而当初的繁华落尽,如今只能感叹六朝悲恨,“门外楼头”指的是陈国灭亡之事,出自杜牧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公元978年,太平兴国三年。

最懂王安石这词句的人中间定然有李煜。

谁还能有他对金陵美景的印象深刻呢?

金陵,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不管是繁华的,还是满布硝烟的,那都是他曾经的家。

【当初隋国开国大将,韩擒虎兵临城下,陈后主还带着张丽华在城楼上寻欢作乐。】

唉,当初的他是何样呢?

他看似沉溺诗词,没人知道他的心中是多么的悲凉。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自古以来多少人登高望远对着古代荣辱叹息。这倒是真的,金陵怀古的诗词咱们都不知读了多少了。】

众人赞同。

古往今来,金陵怀古之作实在数不胜数。

旁的不说,就是幕中女子就已经讲过好几首了。

不过,金陵也确实很美也没错了,难怪能成为六朝古都呢。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然而六朝旧事早已经随风远去,剩下的就是这衰草寒烟。】

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

六朝繁华虽已去,但如今的金陵也不算太差。

如今的王安石虽也看出些现实的弊病,但是金陵的繁华他也还是不能随意否认的。

只是他写这词的含义是什么呢?

【直到现在,许多商女还时不时地唱起《玉树后庭花》呢,“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这个《玉树后庭花》相传是陈后主所作,用来代指亡国之音,杜牧有诗云:“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公元852年,大中六年。

杜牧咳嗽两声,看着巨幕蹙起眉头。

这王安石,竟已经在担忧这一步了?

若是人人都有他这觉悟,怕是宋朝还有许多年头可走呢。

【咱们看杜牧在《泊秦淮》中提到这样的句子,那是因为他活在晚唐,有点危机意识是很正常的,而王安石呢,他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发出这样的感慨,恐怕宋神宗看了都得说一声晦气,干嘛没事说什么亡国之音呢?】

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

别说是宋神宗,就是宋仁宗也是这么想的。

这个王安石,如今的大宋当真已经到了这地步了吗?

他怎么就不信呢?

明明那些官员来述职时可不是这么说的,那不成他们诓自己了?

赵祯开始怀疑自己,自己这个帝王在他们心中还有点威信吗?

【但是王安石的感觉对没对呢,他早就已经察觉到了北宋王朝的问题,事实也证明北宋正在走下坡路,他对北宋现实的不满让他产生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可这些情况大多数的人都还没有意识到,就像那些还拿《玉树后庭花》当乐子的人一般。】

如此一说,赵祯更担忧了。

他以为自己只要时常理着,便能对天下之事了如指掌,可是如今一看真是如此吗?

看来他也得像王安石一样深入基层。

虽然他自己很难出去,但是他可以请人帮自己去查探。

只是这人选得好好地选选。

【另外,他的另一首《南乡子·自古帝王州》也是表达的他的忧国忧民的感情。】

【一般来说,咏史诗的写法是比较固定的,大部分都是先感叹古代繁华,然后写繁华过后的衰败,从而引起今人的思考,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金陵自古以来常作都城,这里郁郁葱葱有着帝王之气。】

咏史诗在许多文人看来确实是比较简单的。

因为那些名胜古迹自带故事还带着一种悲凉的气息。

他们只需要结合如今的现实便能写出一首感情深厚的作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