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许多人只是一提起笔却又完全不知该写什么了,就算是那种憋出两句的,与王安石这些人的诗词一比,也是难以入眼。
【但是谁说有着帝王之气就一定可以稳稳地做帝王州呢?“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从东吴建都当时的建业开始,距离宋代大约四百年,真是可惜了,几朝古都都已经成了旧梦,那时候的能人志士也都入了土。】
人都是如此的,迟早会消失在时光的洪流之中,不管是那些能人志士,还是平民百姓都不例外。
帝王州不可能永远是帝王州,帝王也不可能永远是帝王。
只一想到这一点,赵祯便心中恐惧。
不行,哪怕是死他也要死得痛快,要像那秦皇汉武一般留下响亮的名头。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恣意地沿着水边漫步,缓缓登上层层高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不必去追问那往事悠悠,只回头,便能看到栏杆外江水滔滔兀自东流。】
看到此处,王安石也感觉到了自己这首词中的意境。
但是就他自己的看法,当还是不如范仲淹的那首。
范仲淹不过短短两句已经胜过了他的这一整首。
【这首词,虽然没像前面一首《桂枝香·金陵怀古》那么明显地感受到他的忧国忧民的心思,但是这种由内而外的愁绪是骗不了人的。而他把六朝旧事看作南柯一梦,兴亡之感跃然纸上,通常咏史不过是怀古伤今,所以这里也是有担心宋朝的情绪的,解释的时候结合文本和王安石的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言之有理就可以了。】
【这两首诗的创作时间略有争议,因为王安石不止一次到金陵做官,但是从这时候开始他就已经感受到国家的危机了,所以不管说他是什么时候写的都没有太大的问题。】
赵祯的心扑通地跳。
他在心中开始祈祷,祈祷幕中女子能说一说国家的危机。
在他看来,先时的王安石的诗中提到的那些问题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略重的赋税徭役那是每个朝代都有的,大不了他召集大臣商量商量还能如何减免一些。
思及此赵祯又不禁头疼。
在他看来,如今的许多问题都不是问题,独独这国库亏空是个大问题。
不管是让百姓的日子好起来,还是支持边关事业,他们最需要的还是银两。
【自从宋神宗即位,宋朝就又算是变了天,虽说宋神宗是宋英宗的亲儿子,宋英宗也帮宋神宗铺了不少的路,但是宋英宗是从别人的手里接过的帝位,这个帝位来得始终不比自然继承的,也算是名正言顺,可是朝臣们就会觉得这个帝位给你那是赏赐,你就是来帮忙做事的,但凡宋仁宗有个儿子都轮不上你。】
赵祯蹙了蹙眉,确实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在他手里接过帝位那可不容易,所以他才会觉得赵宗实那三年的时间太短。
三年时间,他自己站稳脚跟尚且困难,更何况是帮子女铺路?
赵祯对此并不抱什么希望。
【这么一来,宋英宗的继承不可能十分顺利,再加上他性格的原因,他做事情都会多方忌惮,显得有些犹疑,而且那些宋仁宗留下来的老人他是不能动的,我们之前说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在他这儿就暂时行不通。】
这是当然。
那些老臣,赵祯是最了解的,很多时候他都拿他们没有什么办法。
但是他却很清楚,这些老臣都是心怀大宋的。
而他们制衡赵宗实也不是没有道理。
若是他们有一个被动了,其他老臣定会联合起来,到时候赵宗实肯定难以招架。
他倒是想知道赵宗实是如何做的了。
意识到自己是看热闹的心思,赵祯吃了一惊。
他这是在做什么,是在看大宋的热闹?
若真是应该传位给他人,那他是不是也应该帮忙铺铺路呢?不都是为了大宋吗?
他又何必给他人设绊子?
【如果他对那些老臣中的人下手了,哪怕只是一两个,都会引得旧臣不满,而宋神宗就不一样了,皇位是自己老子传下来的,那么他的自由度就会稍微高一些,而且宋神宗跟前面的两个皇帝都不同,他是很有野心的,他也有这个条件来闯出一片天地,只不过没有王安石坚定。】
这该不会就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吧。
众人真是对宋朝皇室恨铁不成钢。
这么好的机会都抓不住,这老赵家的人到底行不行?
许多贼寇在山寨里大肆谈笑此事。
“这赵家不行,要老子去做这个皇帝肯定比他们做得好,怕个 甚?那些西夏人那么点,还不够老子塞牙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