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胸有成竹:“放心吧,要是事关什么家国大事,平民可能没有耐心听,但要是说他们很快就没有饭吃了,保证不出两天,就能传遍整个大梁。”
灭国了大不了跟韩国赵国人一样,要么去参军要么去挖矿呗,秦国又不会虐待他们。
但是现在没灭国呢,他们居然就要没饭吃了?这可不行!
扶苏:“这就像,若是将军昭告全军,说我们的粮草快吃光了,接下来吃喝自己想办法吧,将士们可还会跟随将军作战?”
王贲:“自然不会。”
你敢不给他们吃饭,他们就敢跑路。
扶苏两手一摊:“一样的道理嘛。”
王贲:“可是,一群手无寸铁的平民,又有什么用呢?”
扶苏:“将军想错了,若是平时,他们自然无用,可现在大梁已经是孤城了,魏王的兵死一个少一个,他没办法从外面征兵了,城中这些人是他仅剩的兵力了,可重要着呢。”
再说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可千万别小看平民,人没饭吃的时候,什么都干得出来。
“这只是计划的第一步,等大梁城的人对魏王产生不满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第二步了。”
王贲迫切地问:“第二步是什么?”
这个时候,他已经完全想不起,自己一开始是打算让扶苏认识一下战争的残酷的,满心只想听完扶苏的全部计划。
第180章 第180 章
既然要动摇军心, 就动摇得彻底。
细作进了城之后,别光顾着给大梁人读告魏人书,还可以顺便点把火。
说了粮草不足, 最好粮草真的不足。
“所以公子的意思是, 让我们的人去烧大梁的粮仓?”
王贲有些为难:“公子有所不知, 像现在这样,大梁被围, 魏王一定把粮食看得比什么都重,粮仓附近戒备森严,根本无法靠近。”
靠近都难,就更别说烧了。
扶苏觉得王贲太认真了。
“确实是烧粮仓没错,但这粮仓也不一定真的要烧。”
?
这到底是烧还是不烧?
王贲皱眉沉思,不到片刻眉头舒展, 猜测道。
“公子的意思是, 虚则实之, 实则虚之?”
扶苏点头:“正是。”
他们要的只是动摇大梁的军心, 只要制造出一种粮仓被烧的假象,造成混乱就够了。
至于粮仓是真没了还是假没了?
让细作在粮仓附近放一把火, 然后到处传言粮仓被烧, 粮仓戒备森严, 轻易不能靠近, 所以就算是大梁的人也没办法去验证真假。
只要把传言编造得真实一点, 他们绝对会信的。
“但是, 普通人不能验证真假, 魏王可以, 魏国的官吏也可以,等他们跟民众解释一番, 这个计策不就没用了吗?”
王贲觉得这是个漏洞。
“解释?魏王为什么要解释?”
扶苏叹气:“市井之言,什么时候也能传进君主的耳中了。”
“几个市井小民胡言乱语,谁会报给魏王听呢?就算真的有,魏王能听得进去吗?到时候将军多叫几个人去城门口叫阵,做出攻城的样子,让魏王心思烦乱,他就更没有心情关心平民们说什么了。”
王贲设想了一下那个情景,恐怕魏王不仅不会重视安抚,还会觉得平民们是挑在这个时间闹事,故意跟他作对的吧。
他知道动摇军心的下场,魏王又何尝不知?
乱时当用重法,若想让乱了的军心迅速稳定下来,最快的办法就是杀鸡儆猴。
那么为了平息传言,最快的办法就是……
“将传出这些谣言的平民全部杀死。”
扶苏语气幽幽:“公卿们知道这是为了稳定军心,可平民们不知道,他们只知道粮仓被烧了,他们马上就要没粮食吃了,好不容易有人鼓起勇气想问个说法,还直接被魏王杀了,你猜他们会怎么想?”
还能怎么想?自然是对《告魏人书》上所说的都信以为真,对魏王心生怨怼。
到那个时候,他们的动摇魏国军心的目的才算是真正达到了。
不过王贲觉得,这个传言还可以再过火一点,比如,等魏王真的杀鸡儆猴之后,可以让细作再传一些新的。
城中没了粮食,王上却不想投降,为了稳住士卒,魏王要用城中平民充作军粮!
这听起来像是危言耸听,实际上,要是围城的时间再久一点,真的有可能会发生。
就是因为真的会发生,大梁城里的人才会更害怕,怕自己被抓去杀了做军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