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口回了他一句:“还能是什么意思,水淹大梁呗。”
前世秦王二十二年,也是王贲去打魏国,大梁城死守,秦军久攻不下,王贲就引汴河水灌入大梁城,冲毁了大梁城墙,淹死大梁人无数,尸体几乎铺满了水面,魏王只能被迫投降。
如今换了一世,也不是二十二年,但主将没换,这攻城的方法当然也没换,扶苏毫不奇怪。
只是……就算扶苏心里清楚,战场上没有留情的余地,还是觉得满城浮尸实在是太过了。
他嚼了两下米饭,味同嚼蜡,总觉得一具具死状凄惨的浮尸就漂在自己眼前。
扶苏认命地把筷子往桌上一扔。
“算了,这饭吃不下去了。”
然后大步出了营帐,没让伍佐跟着,自己去见王贲。
第179章 第179 章
扶苏去见王贲之前, 王贲正在与手下谋士商议,该如何完善这个计划,听说长公子来访, 有些诧异。
这次带长公子出来, 王贲就发现扶苏实在是太省事了, 从来不喊苦喊累不说,也从不插手军中事务, 除了刚到大梁的时候在周边转了转,其他时间都安静地在营地里待着。
所以扶苏来找他,王贲才觉得奇怪,干脆让谋士退下,亲自到帐外迎接扶苏。
扶苏见到王贲先打招呼。
“王将军。”
“公子怎么来了?可是帐中有何不便?还是近日的膳食不太合口味?”
王贲还以为扶苏在军营里住腻了,毕竟这荒郊野外的, 什么都没有, 吃的也都是火头军烧的粗糙饭食, 哪里比得上宫中。
长公子没有自带厨子, 愿意跟将士们吃一样的饭菜,一吃就是几个月, 已经足够让大家另眼相看了。
若是他实在吃腻了住腻了, 也不是不能理解。
王贲做好了心理准备, 但没想到, 扶苏根本不是为了这点小事来的, 他一开口就把王贲问住了。
“这倒是没有, 只是方才伍佐去取膳食的时候, 看见许多人都扛着锄头, 说是奉将军的命令去挖河道?”
“这……”
坏了,怎么忘了叮嘱他们瞒着长公子。
这件事王贲本来不想告诉扶苏, 虽然从扶苏能射杀刺客这件事来看,应该不是那种胆小的人,但到底情况不同。
在王贲看来,长公子能面不改色杀掉刺客,是为了自身和王上的安危,情急之下做出的反应,不会有什么心理压力。
这次就不一样了,不用想都知道,如果河水灌进大梁城,城里会死多少人。
长公子还是个少年人,恐怕接受不了这么残忍的做法,到时候大家吵起来就不好了。
所以王贲沉默了一瞬,说:“是啊,今年雨水不好,城外的农田长势不好,臣让他们挖个水渠去浇灌农田。”
好家伙,浇灌农田?亏你说得出口啊。
因为蒙骜的关系,扶苏跟蒙家走得比较近,跟王家就生疏多了。
明明跟蒙毅比起来,王翦的孙子王离和扶苏才是同龄人,但扶苏总觉得王家人谨慎过了头,就有点古板无趣,做臣子自然是好的,一起玩就算了,还是蒙恬蒙毅更合他的胃口。
来往得少,自然了解得也少,完全没想到王贲居然还有睁着眼睛说谎话的一面,简直颠覆了他的想象。
不过,想想也对,战场上瞬息万变,要真是那种古板的性格,早就被敌人坑得连裤子都不剩了。
但前提是你别骗到我头上啊!
扶苏:“……替魏国人浇灌农田?”
可真是大公无私,仁义得过头了吧。
王贲:“……嗯,等臣打下大梁城,这些就都是秦国的了,臣这也是未雨绸缪。”
扶苏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
“将军真是高瞻远瞩。”
王贲一脸淡定:“公子过奖了。”
扶苏的表情告诉王贲,他的解释无效,根本没糊弄住,扶苏这是揣着答案来问的,他早就知道力夫们挖河道是要做什么了。
沉默片刻后,王贲用尽量温和的方式向扶苏解释,自己这么做的必要性。
大梁城死守,他们久攻不下,这样拖下去不是办法。
围城不可能就光是拉上几万人把城围住,总得想办法攻城。
床弩已经用过了,威力一如既往,守城的魏人死伤无数,但是很快就有人补上,人手十分充裕。
王贲都开始怀疑,他们之所以一路打过来这么顺利,是不是因为魏王提前把人抽走,都调过来守卫大梁了!
床弩不能将魏人一击击溃,那想进去就得用上攻城的老办法,可那样一来死伤太重,不到万不得已,王贲不想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