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魏国人也不太抗揍。
在野外遇到魏国军队时,王贲就下令骑兵冲锋,跟匈奴人一样不讲道理。
这个时代,步兵对骑兵根本就是无解,尤其在骑兵的武器远胜他们的时候,所以胜得毫无疑问。
若是魏人固守城中不出,就搬出床弩几轮扫射,满天的箭雨足以让魏人在死前好好感受一番绝望。
从边境到大梁,大军根本就是一路碾压过去的,速度一点没慢。
这就导致扶苏的痛苦始终得不到缓解。
终于在某一天,队伍慢下来了,扶苏惊喜抬头:“是要扎营了吗?”
“不是。”
王贲攥着缰绳,指向前方:“到大梁了。”
扶苏赶紧手搭凉棚去看城墙上的字,果然是大梁没错,城墙也比一路看到的都高了不少,城门守军的装备也上了一个档次。
扶苏感慨:“真快啊。”
但是没想到,扶苏刚感慨过,大军推进的速度就慢下来了。
这一路太顺利了,以至于所有人都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攻打大梁也会这么容易。
毕竟当初攻打蓟城时也没多难,魏国还能比燕国更难打不成?
然后很快他们就被打脸了。
几次强攻不下,王贲就发现,这出过魏武卒的地方还是有点东西的。
大梁城中意外的守备充足,箭矢也充足,连粮食都不少。
这点从守城军一直不见憔悴的脸上就可以看出来。
红光满面的,一看就吃得不错,看来城里粮食很充足,才能让士卒们敞开了吃。
这让王贲一开始打算的围城计划宣告流产。
这一路打过来,魏国已经不剩几座城池了,大梁几乎成了孤城。
一般来说,这种无人支援的孤城最好打,只要大军一围,数月不送粮食进去,城中人自己就会屠城,吃得一个人都不剩。
当然,王贲没打算拖这么久,这太浪费时间了,跟他爹一比,显得他很废物。
何况这次秦国兵分两路,王翦正在跟楚国周旋,免得楚国来救援魏国,他也不能在这里耗着。
为了尽快入主大梁,王贲召集帐中谋士商议,有什么办法能打开这个王八壳子。
起初大家一筹莫展,大梁人在守城方面还真是有点天赋的,难搞啊。
有个谋士愁得头秃,却怎么也想不出个办法来,心情烦闷之下,决定去营外走走,散散心,兴许这视野一开阔,思路也打开了呢。
散心自然要找风景优美的地方,于是谋士就走到了汴河河边,沿着河岸一直走,然后就走到了大梁城外。
谋士:“?”
他看看河水,再看看大梁城,突然脑海里灵光一闪。
“!!”
果然视野开阔了,思路自己就来了,这下谋士不用散心了,兴奋地跑回营地去求见王贲。
如此如此,这般这般,阐述了一番自己刚刚想出来的妙计。
王贲也眼睛一亮,拍了拍谋士的肩膀。
人才啊!
如此一来,他们便可不费一兵一卒,只需要士卒们出点力气,就可以直接拿下大梁城了!
就是这计策有点毒……
王贲犹豫了一瞬,想起他爹的老上司白起将军,顿时又直起了腰。
跟白起将军比,他这算得了什么?
不值一提,实在不值一提。
况且两军对垒嘛,能赢就行。
一番自我开解之后,王贲安心了,然后下达命令,让士卒们继续围城,负责后勤的老弱和炮灰们,扛着工具去挖汴河堤坝。
伍佐作为随身伺候扶苏的内侍,此次也跟着一起来了大梁。
本来扶苏不想带着他,这是打仗又不是旅游,还专门带人伺候自己,也太娇贵了!
但是楚夫人执意如此,还威胁扶苏:“不带着伍佐,那你把我带上吧!”
扶苏:“……那还是带伍佐吧。”
军中重地,闲杂人等不能乱跑,虽然伍佐是宫中内侍,但这是军营,他就是闲杂人等里的其中一员。
他去替扶苏取膳食时发现,除了负责做饭的火头军之外,其他搞后勤的都扛着锄头往营外走。
伍佐好奇之下跟人打听,得知这些人居然是被王贲将军安排去挖堤坝的。
伍佐没想通,回去之后就跟扶苏嘀咕。
“公子,你说王将军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还想帮魏国浇田?”
天真的伍佐还以为王贲只是想挖一条小水渠出来呢。
扶苏拿起筷子端着碗,一秒就进入干饭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