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成蟜为了一己之私,出卖十万大军这种行为,他的家臣连流放的机会都没有,比成蟜死得还早。
王翦知道这些人里面,有曾经想过逃往他国的,但那不过是没有退路时的下下之选,如今王上愿意开恩,给他们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不必背井离乡,自然就愿意继续效忠秦国。
而只要他们还忠于秦国,就都是可用之兵。
王翦没有跟夜郎人交手过,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直到征收满了七万人时才喊停,加上自己带来的三万人,足足有十万人。
这么多人,不夸张地说,踏平新郑都足够了!
韩王:你礼貌吗?
十万人,军粮并不充足,从咸阳带来的只够再支撑他们半个月,王翦又从蜀地的粮仓中抽调了一部分,这也是得到允许的。
两者加起来差不多够支撑十万人马吃用一个月,多的一斗都没有,这一点王翦直接就在战前对所有人说得清清楚楚,在十万人哗然色变之前,王翦又说:
“一个月之内打进夜郎,夺下粮仓,我们就有余粮了!如果打不下,你们的军功、爵禄就全都没有了!”
王翦骑在马上,刀锋环指全军:“你们都是上过战场,斩过敌首的,如果一个月的时间连一座城都拿不下来,我会怀疑你们对大秦尽忠的决心!”
“到那时,我会禀明王上,换一批忠心于大秦的将士来代替,至于你们,就一辈子困在蜀地,永远不会再有出头的机会了!”
士卒们,尤其是征收来的罪民们,神情从不满转变成了恐慌,好不容易得来的脱离罪身的机会,就算是死也不能错过,不然后半辈子绝对会郁结于心,自己把自己怄死。
有激灵的立刻表决心。
“愿为王上尽忠!”
其他反应过来的也赶紧表态。
“愿为王上尽忠!”
“愿为王上尽忠!”
……
誓师过后,十万人向着夜郎的山林中进发,有萝卜加大棒在前面吊着,士卒们勇猛得仿佛下山猛虎,着实打了夜郎人一个措手不及。
从来没有过被中原主动攻打的经历,以前都是他们去攻打中原,夜郎人仓促应战,自然不是秦军的对手,短短十数日连下三城。
丢了三座城之后,夜郎人终于反应过来了,连忙阻止人手应对,还想依靠山林放箭绕路消耗秦军,可惜没想到的是,秦军里大半都是常年生活在蜀地的人,这招对他们可不管用。
为了自己能吃饱肚子,为了能早日脱离罪身,士卒们嗷嗷叫着冲上去收人头。
战事纷乱且毫无理由,夜郎王从梦中惊起,得知秦国居然打过来了?
他匆忙将国师与臣子们召来商议,有请战的;有觉得秦人打过来的速度太快了,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打到柯洛倮姆(私设,夜郎都邑)的,所以我们直接投吧!
说这话的人直接被旁边人给了一棒槌。
夜郎二十年前已经向楚国称臣,如何能再臣服于秦国?一臣不事二主,中原人最讲究这个,若是他们现在投了,秦军倒是会撤退,但楚国却很快就会来攻打他们。
前驱狼后有虎,投降简直就是下下策。
不过,提到楚国,却是给了他们思路,既然他们已经是楚国的臣子了,遇到强敌攻打时,为何不向宗主国求救呢?
于是夜郎王二话不说,立刻让臣子中精通楚国文字的人向楚王发了一封求救信,然后又派人去通知周边其他小国,要求他们速速派兵支援夜郎。
以前的夜郎与中原的国家一般,都是单打独斗,直到一位叫采默的国王即位,他联合了周边小国,组成以夜郎为首的西南诸国联盟,颇有些周朝初期的影子。
当‘天子’有难,诸侯有责任带兵勤王,所以若是认真论起来,夜郎国可用的兵力还真不小。
再加上即将到来的宗主国援军,他们定能安然度过此次危机!夜郎王与国师满含期盼望着楚国的方向。
可惜,他们的盼望注定不会得到回应了。
楚王本就病危,因为秦国调动大军,杯弓蛇影之下病得更重了,如今楚国朝中更在乎的是,王上到底还能不能好起来?
虽然近些年王上越发昏聩了,对王后兄妹二人的宠爱毫无节制,连春申君的劝谏都不听,时常做些昏头的蠢事,比如半月前还曾下令,要在冬日里加税,简直不给平民活路。
如此种种,都绝非明君之相,但楚国臣子们仍生怕楚王就此崩逝,实是因为楚王在子嗣上没什么运气,迄今为止只有王后李环生育了一子,名为熊悍,生下来就被立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