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钱都被李园拿来收买朝臣,培养门客了,不拘文臣武将,凡是能在朝中有点分量的,都被李园收买了个遍,包括春申君的门客,大部分都已经成了李园的应声虫,只有春申君还被蒙在鼓里,什么都不知道。
不过,这些门客中也有人看不下去李园的作为,有个叫朱英的悄悄提醒春申君,如今您权势过盛,五个儿子都身居要职,楚王已经病入膏肓,活不了多久了,很快您就要像伊尹和周公一样辅佐少主了。
但少主的舅舅李园是个贪恋权势心胸狭窄的小人,他一定会与您争这个辅佐之权,届时您就要刀斧加身了!您何不先下手为强?
可惜春申君根本不信,李园不管心里想的多么大逆不道,在面对春申君时,始终因为自己曾经是他的门客,对他多有尊敬讨好,升任治粟内史这么久,李园在面对姚贾时都不会再谦虚,唯独面对春申君和楚王时一如既往。
春申君被李园表现出来的假象所骗,拒绝了朱英的提议,朱英担心春申君会反过来责怪他,或者此时被李园得知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当天就离开春申君府邸逃命去了。
就这样,唯一一个有心救春申君的人也离开了,李园终于得偿所愿,在楚王病逝之后,立刻假令传春申君入宫托孤,实际上却在宫道两旁埋伏刺客,待春申君入宫后就将其杀死,谎称是楚王遗命要李园为幼主铲除阻碍,无人敢替春申君伸冤,自此楚国彻底落入李园之手。
项燕听闻春申君的死讯,只能闭眼幽幽一叹,没了春申君,又有何人能阻挡秦人南下呢……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楚国的权力更迭暂且不提,经过半个多月的跋山涉水,秦军终于陈兵边境,向夜郎发起了进攻,值得令人瞠目的是,一直盛传的三万大军居然变成了十万!而且各个打仗都不要命一样,比原本的秦军还猛。
这下别说六国的人了,连扶苏都懵了,这什么情况??王翦真的跑去修仙了?
’
第140章 第140 章
对于六国猜测的秦国要攻打楚国一事, 嬴政也表示无奈。
蜀地离楚国都城千里之遥,就算他要攻打楚国,也不会做这种南辕北辙的蠢事, 直接从函谷关、韩国借道去打寿春不是更快?
况且楚国辽阔, 兵力强盛, 用三万人去打楚国?简直跟开玩笑一样。
当然,这么点儿人要去攻打夜郎, 也像是玩笑一般。
哪怕是只是蛮夷之地,然山林险峻,困难重重,这三万人填进去恐怕都起不了什么水花,嬴政又不是傻子,相反他是个天生的军事谋略家, 当自然早就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
所以他派三万人入蜀的同时, 还给了王翦一个征兵的命令, 让他到达蜀地后可以就地征兵, 征到多少就带去多少,如果打完了还有剩的, 就留下开垦种稻。
蜀地除了一部分本土的蜀民外, 其他都是被流放过去的, 这些人或是自己犯了罪, 或是依附谋逆, 比如嫪毐的家臣们, 当然现在还有一部分是吕不韦的家臣。
被流放蜀地的, 如果没有特赦, 他们这辈子就只能当个罪民,连吃穿都成了问题, 这让昔日拥有过爵禄田产的他们如何受得了?
他们做梦都想有个机会,能够摆脱蜀地,重新回到咸阳。
或者不回咸阳,能去他国为官也行啊。
秦法严苛,他们虽然心里时刻期待着能被赦免,理智上却清楚,这根本不可能,就算是被赦免了,恐怕也无法再获得昔日的地位,既然如此何必再执着咸阳,若是能去他国重新开始也不错。
因为这个,蜀地罪民看管极难,经常有人钻团逃跑,不过大多都被兵士追上处刑,或者没追上的,掉到山下摔死、野兽咬死。
跑出去是找死,不跑是生不如死,罪民一直深受煎熬,倒是也达到了将他们流放的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当有人带来了征兵令,说只要他们戴罪立功,打下夜郎小国,就能将所有罪都赦免,以后可以照常积累功勋,这谁能不心动?
所以王翦征兵的效果非常显著,一大部分都是犯罪被流放到此的罪人及其后代,只有一小部分是此地原本的蜀民。
争不过,根本争不过,那些罪民都要把征兵点挤爆了!
王翦也更愿意用这些罪民,一来他们本就是上过战场拼杀的,现在招进军队里,不需要多加操练就能拉上战场,能节省不少时间。
二来这些人虽然犯错,却也只是在朝堂上的政治争斗中犯错,没有谁通敌当了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