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姚贾并不觉得庆幸,嫪毐的势力发展时,姚贾不在秦国,对此没有直观的感受,直到这次魏国贿赂嫪毐,居然就能使秦国退兵!姚贾终于意识到了这件事的严重性。
区区一个内侍,被封了侯不说,居然还能左右军队调度?秦国将有大祸啊!
姚贾心中隐忧,只想快点结束游说回到秦国,魏国刚刚与秦国打过一场,这时候劝说他们毫无用处。
韩国与秦国的战事还没结束,以两国悬殊的实力,结果如何根本都不用想,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楚国可能会插一脚,因此姚贾思量过后就去了楚国。
第一件事自然是去找李园联络联络感情,不过这次他见到的可就不是门客李园,而是治粟内史李园。
两年前,姚贾在楚国搞的那一手,让楚国的绸缎行业直接陷入停滞,全部归入国有,楚王将此事交给了李园,李园果然也没有浪费掉这个机会,只两年时间就已经脱离春申君,成为了治粟内史。
治粟内史是九卿中的一位,经济大臣,主管国家粮食、财货储备,职责与后来三省六部制中的户部相差仿佛,掌握着一国的经济命脉。
“多亏姚兄,在下才能忝局内史之位,来,我敬你一杯!”
身居如此高位,李园难免志得意满,与人相处时都带着些傲气,就连说着感谢的话时,也像是在炫耀。
姚贾却丝毫不以为忤,这样自大自满的人若为秦国内史,姚贾恐怕要担心一阵子,但若他是敌国内史,姚贾只担心他还不够自满。
于是又是好一顿恭维,直将李园夸得通体舒泰,两人之间的友谊似乎又回到了两年前的样子。
与此同时,秦军在与韩军的对战中高歌猛进,韩国岌岌可危,楚国内部已经出现了要支援韩国的声音,姚贾就打算借李园之口劝阻一二。
孰料还不等他付诸行动,秦韩就已经被迫停战了。
因为突然天降暴雨,大河都发了洪水,蔓延范围甚广,两军交战处就离大河不远,如此情形下,自然就打不下去了。
况且两国农业皆仰赖大河,如今突发洪水,恐怕粮食都要减产,换句话说就是,能打,但是有可能供不上军需,如果要供应士卒,平民们就要饿肚子。
怎么看都不划算,所以两国默契地收兵,就当这场仗没开始过。
韩国幸运得保住了都城新郑,楚国也不需要出兵了,双方暗自觉得,这场洪水实在是太及时了。
然而话虽这么说,此次洪水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河水漫灌,甚至将河鱼都冲上了案,许多人乘车骑马去河边捡鱼吃。
有鱼吃了,这看起来是一件好事,黔首们大都欢呼雀跃,然而公卿们可没人笑得出来。
《汉书·卷二七》中说:“鱼阴类,民之象,逆流而上者,民将不从君令为逆行也。”
在当时人们的观念里,鱼属阴类,大批鱼冲上岸这种情况叫‘河鱼大上’,代表着阴气太盛,小人猖獗,君臣关系不正常。
这正对应着秦国的朝堂现状。
而上天降下的灾异不止于此,越明年,即秦王政九年,彗星见,或竟天。
这是个比‘河鱼大上’还要不吉利的天象,它属于“君臣失政,浊乱三光”之象。①
彗星见,则臣弑君,必有灭国,或兵祸将起,国家易政。②
接连两次的异象都能与秦国□□势对应上,由不得大家多想,一时间朝堂上人心浮动。
吕毐相争已有一年之久,不肖细说,大家也知道这个不从君令还想要弑君的奸臣小人到底是谁,忠君之士无不欲杀之而后快。
同年,秦国再次攻打魏国的垣城和蒲阳,打了魏王一个措手不及,气得在王宫痛骂这长信侯嫪毐,只收钱不办事,不当人子。
而得知秦国再次攻打魏国,嫪毐脸色也不好看。
他分明已经暗示过太后,恃强凌弱有伤天和,去岁大河水灾就是上天的示警,秦国不该再攻打韩国与魏国了。
当时太后连声说好,没想到秦王只是送来了一封信,太后居然就同意用玺了!连他去劝说都不能让太后改变决定,这让嫪毐深觉丢了面子,心中对秦王与太后产生了怨怼。
果然还是母子情深啊。秦王的存在还是太过碍眼。
嫪毐哪里知道,赵姬答应用玺可跟母子情一点关系都没有,单纯是因为嬴政许诺,攻下来的城池中,有一半会划为太后食邑,
哼,不就是母子嘛,太后又不是只有秦王一个儿子,嫪毐将眼神放在了已经两岁的长子,和即将满一岁的幼子身上,暗自下了某种决定。随后不久即向太后进言,二人定下约定,若秦王意外身死,或可让两人的私生子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