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是大年初四,过了初三去扫了墓,方橙觉得这个年就算过去了。
初四这天,盛长沣去同学会,她带着孩子和盛华晶去了城里茶餐厅,给盛华晶带来了新菜谱。
餐厅初五才开门,所以一整天,几个孩子在空荡荡的餐厅里,就跟包了场一样,上串下跳的。
方橙在后厨教盛华晶做煲仔饭,中午五个人,煮了四个锅,吃的是香菇滑鸡和香肠排骨两种口味。
在南边的时候,方橙为了学习,没少往各种煲仔饭的店里去。
在家里也试了很多次,这才能煲出晶莹弹牙的米饭,底下和砂锅接触的米饭,带着一点焦脆,又有些发轫,从煤气炉夹出来的时候,锅里还滋滋滋冒着油气声,香的不得了。
直到下午开车回去,在车上盛华晶还在回味,“还在煮着,那味道就勾的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不过,这得去哪里找这么多小砂锅啊。”
已经把菜单安排上了。
方橙打着方向盘,“等我和长沣回去,批发几箱给你寄回来。”
有了望江大桥,来回是真的方便,有了小汽车,就十来分钟的功夫。
轿车在门口缓缓挺稳,打开门,夏夏和甜甜立刻跳下来,盛意甩着腿,等妈妈抱抱。
方橙把她抱下来,关了门,就听见不远处有大声吵闹的声音。
盛华晶也听见了,看到门口的李春花,赶紧过去问,“妈,那边怎么了?”
第1章 107
李春花刚从那边走回来, 看到女儿,笑着和她努努嘴,“都在你二伯家里, 吵起来了。”
盛华晶就觉得这声音熟悉,但吵吵闹闹, 声音嘈杂,一时间也没听清楚。
她把东西让田甜给她拿回屋里, 走回去跟方橙说,“还是你机灵, 动动嘴皮子, 他们就自己闹起来了。”
方橙这才知道是罗家的人吵起来了。
其实她也没怎么帮忙, 只是个盛华晶出了个主意, 就几句话,但没想到真这么有作用,真是蝴蝶效应呐。
华国人, 一辈子就为着土地和房子活着,前头他们来盛华晶家里闹,是为这件事, 现在在罗家老二家里, 也是为着这件事。
初一那天, 他们走后,方橙和盛华晶在屋里聊天, 方橙就和她说,她大姑子肯定会来一次。
毕竟和李春花的丈夫一母同胞生的,那几个小娘生的儿子见撬不动盛华晶, 自然不甘心,会去让大姑子来说服他们。
果真如此, 那三个叔子出去后,直接找去了大姑子家里,大姑子嫁的不远,就在镇上。
现在家里没有长辈,他们把李春花和盛华晶当做透明的,好多事情都是和这个大姐商量。
去了大姑子家里,就把盛华晶和李春花的“所作所为”都说了一遍,想要大姑子站在他们这一边。
大姑子年纪和李春花差不多,那可是见得多了,当初又是在这种大家庭长大的,也不傻,两边不得罪,只洗干净耳朵听着。
那三个弟弟求她,她就说得让她想一想,老了,脑子转的慢了。
盛华晶听了方橙的建议,那天晚上也去了大姑家里“拜年”,拎着一堆东西。
盛华晶进去,大姑就笑了,一来是这么多人经常找她办事,还都是有血缘关系呢,还不如盛华晶这个捡的,每回来都大包小包,惦记归惦记,但也确实关心她。
二来,她似乎也猜到盛华晶也会来。
盛华晶坐着和她聊了好一会儿,也把三个叔叔去家里闹腾的事情和大姑聊了,“那房子就是我妈的念想,姑,我爸去了战场上就没回来,连尸骨在哪里都不知道,那是我爸妈结婚的房子。”
“你说他们恶心不恶心人,别的不盯着,净盯着我爸留给我妈的,可就这点东西了。”
“咱不说别的,我妈是那种爱过好日子的人吗?她怎么着都能过,我也不是没喊她去城里住新房,但是她不要,就要守在我爸这间屋里。”
“这我要是退让了,那真是对不起她这么多年养我的恩德,对不起我那个没见过面的爸,他要是知道,肯定也不愿意。”
“再说句不好听的,等将来我妈百年后,不回这个屋里,你说让她去哪里?她去哪里找我爸?”
盛华晶说得快要落泪,大姑坐在床上听着,也听红了眼睛。
她也活到这个岁数了,半截身子入土的人,怎么能不想到百年后的事情。
看到盛华晶,又想起她那个大哥,她也是念了他好多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