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穿越登基第一天(252)

作者:凡凡凡凡鸽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也不再是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开口就是“难难难,陛下,臣没法子了”。

她朝钱行书看了眼。

显然,户部尚书也是没想到这一出,嘴角很明显地抽了抽,额头上青筋都跳出来了两条。

但钱行书认真思考了一番,觉得,还真有点道理。

只是,“陛下,魏大人言之有理,虽然募捐令再来一次,效果肯定没有第一次那么好,但是应当也能省下一大笔钱。”

谁料,他话音未落。

魏来翻了个白眼:“我又没说是要再来一次募捐令,我说的是效仿募捐令。”

他颇有些“趾高气昂”地朝钱行书笑了笑,继续道:“陛下,臣想出一法,不妨放出我大慕未来几年都以商业贸易为主,挑动民间情绪。民间的商人在赚钱这事儿上脑筋都灵活得很,不会不知道这是绝好的机遇。”

“我们每隔一段路,就加收一份过路费如何?”

“但若是出资参与道路修建的,就可以减免过路费,出资大头的,甚至还可以参与进过路费的赚钱分成中。”

“只要是脑子聪明的,不会不知道这是一笔多么赚钱的买卖。”

他面上神色郑重了些,忧国忧民:“虽然沈大人赚钱之法生生不息、源源不绝,但我大慕用钱地方也是如流水,如此一来,修路省下的钱,甚至修好后能赚到的钱,就能都用于支持陛下想做的其他事了。”

真是大义凛然。

慕姝都感动了。

咳咳,居然还挺有可行性的。

她沉思了下:“钱行书,沈潦,下了朝后你们配合魏来做个详细的计划书出来。”

钱行书脸都黑了。

靠,工部尚书是想和他抢饭碗吗?

但他深吸了几口气,面上硬挤出了一丝笑容,还是应道:“好。”

既然提到了花钱地方多,新任的宰相—前吏部尚书赵潜站了出来。

他还是年前才从渔阳郡回来,差点没赶上回盛京过年。

当然,付出都是有回报的。

他荣升了宰相,并且被寄予了新的厚望。

虽然,他觉得,女帝是在坑他。

“陛下,如今我大慕一片欣欣向荣之象,朝中用人却是愈发匮乏,虽今年便会重开科举,但每次科举,所能取士、分配到各郡县、六部的官员却都需从头学起,不一定适配,臣有一策,想要进言。”

慕姝微微坐正了身子。

“爱卿直言无妨。”

她不知道,自己的眼睛一下子,明显发出了光。

所有暗自观察着女帝神色的大臣们便心中有数了。

嗯,很好,这又是宰相和女帝早就商量过的。

现在就是走个过场呢。

赵潜深吸了一口气,开始建议:“臣以为,要让能参与科举的官员变多,在民间进行扫盲,让各行各业焕发出新的人才,就需要普及基层百姓的教育。”

慕姝点了点头。

心里在打鼓。

天呐,宰相的话真是越来越社会主义了呢。

赵潜:“其实民间都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只是普通百姓出不起读书的钱。”

“臣以为,我大慕可开义务教育之先河。”

“何为义务教育,便是由官府出资建立学堂、请老师上课、给学生付学费,只是考虑到我大慕的国库经济情况,每家每户可得几人上学?义务教育几年?还需要与各位大人们共同商榷。”

这一段话,一半是他自己想的,一半是慕姝教的。

他做好了一堆人跳出来反对的准备。

毕竟,义务教育之后,寒门跳出愈多贵子,便代表着朝中大部分的世家子弟、官员后代能谋得的官位越少。

这是冲破官僚垄断的大事。

如果说先祖开创科举制,让普通百姓亦可参加科举是开天辟地。

那么,普及义务教育,毫无疑问,是这条路上的重大里程碑。

他停顿了下,没忍住继续补充:“当官需要学问,当工匠要创新也需要学问,经商需要学问,便是如沈侍郎所说的,当个普通农民也是需要学问的。

臣以为,普及义务教育,势在必行。”

赵潜说完了。

赵潜等着人反驳。

慕姝给人投了个安抚的表情,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爱卿所言甚是有理!只是此事体大,不知诸位爱卿有何想法?”

谁料,两人说完。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居然都没站出来反对。

什么情况?

慕姝点名:“李申青,你怎么想的?”

先问问这位最大的“反派头子”。

怎么想的?

李申青想了一下,回答:“陛下应该问一问钱大人怎么想的?只要钱够就行。”

慕姝愣住了。

钱行书沉思了一下:“陛下,义务教育所需钱财不可估量。不如咱们先搞个试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