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慕那些向周国、齐国买玻璃、买战马的人该被当成什么样的“冤大头”,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好处想必都是大大的有。
更别提去周国开玻璃工厂的人了。
为周国创造那么多的就业岗位、为周国税收创造那么多财富,肯定是各路人马拉拢的对象。
要经受得住这样的诱惑和考验, 可不容易。
官员腐败, 是从古至今的难题。
不过, 提醒的话她就说这一句, 除了官员自觉之外,还需辅以制止手段。
谁料,听到她这么说,钱行书面上涌起一抹羞愤。
语气慷慨而激昂:“陛下太看不起臣了!”
“臣岂会是贪恋荣华富贵之人?”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臣恳请陛下不要怀疑臣的清白傲骨!”
慕姝:“???”
这么激动做什么?
她心累微笑:“好。”
贸易战商讨完毕之后,大司农孙沥站了出来。
“回禀陛下,先前您交与臣的小麦、水稻、玉米等高产种子,臣已经分别按照地形与合适的种植条件,相应分配到了各郡县。”
“今岁春耕,臣便命手下人与各郡县的大臣们合作,让百姓们都改种了新种子。”
慕姝满意地点了点头,又有些诧异:“全部成功推行下去了?可有百姓不愿意的?”
孙沥语气平淡地“老实”回答:“刚开始是有很多百姓们不愿意。”
“但是臣想出了一个法子,只说了两句话百姓们便都愿意了。”
“什么话?”
孙沥:“臣告诉百姓们这是陛下梦中的仙人赐予。”
“如果种植不成功,与往年相比少了的收成,官府会出面补贴。”
慕姝:“……”
很好,不愧是由她开启的迷信先河。
但是,“官府补贴?”
孙沥抬起头,眼神发亮:“臣相信陛下说的话不会食言,高产种子不会给官府补贴的机会的!”
站在群臣中间的沈潦:“……”
很好,压力来到了他身上。
他回想了一下自己挑种子时收集的所有好评。
应该…大概率…是不会出问题的吧?
慕姝也不知道说什么了。
她心累微笑:“爱卿随机应变,反应过人,先斩后奏,果断机敏。”
孙沥咧开了嘴巴,喜滋滋地推辞:“陛下谬赞了。”
慕姝:“所以,扣三月月俸吧。”
孙沥:“啊???”
慕姝面无表情地移开了视线:“工部路造得如何了?”
工部尚书魏来出了列:“回禀陛下,盛京及周边三郡的官路都重新修缮了一遍。”
“预计两年之内,大慕全境的官路都能修好。”
慕姝点了点头,这个速度还算不错。
她看着工部尚书一脸的严肃,调侃地笑了笑:“爱卿可还心疼修路的钱?”
先前她说要修路,户部算好了修路需要的钱之后。
没想到,反应最大的不是给钱的户部,而是瞪大了眼的工部。
“这么贵?这修的是金路吗?”
“陛下,为什么要修路?现在的路不是也能走么?”这是当时不理解的工部尚书。
虽然魏来只是抱怨了几句,但还是顶着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接下了这个差事。
但他这个反应,还是让不放心的慕姝派钱行书和沈潦轮番去做心理工作。
就为了说服工部尚书,修路是会有回报的,是百利而无一弊的……
也不知道工部尚书现在有没有调整过来心态。
闻言,爱看热闹的群臣也纷纷朝工部尚书投去了目光。
魏来沉默了两秒,开口时声如洪钟:“心疼!”
“这修路也太贵了!”
哈哈哈哈哈哈。
有人忍不住笑出了声。
慕姝也笑了,语气却是严肃道:“心疼也不能偷工减料。”
工部尚书郑重地点了点头。
只是他犹豫了下,明显欲言又止模样。
“怎么了?还有什么困难?”
魏来却是看了眼户部官员所站的位置,收回目光后有些得意地开始汇报:“陛下,臣还是觉得这修路太贵了,这钱也不能都是咱们出。”
“自从户部的沈大人做生意这几个月,赚了这么多钱,臣是看明白了,民间有钱的人多着去了,商人都很有钱。”
慕姝:“嗯?”
这不是废话。
魏来恭敬地弯下了腰:“所以臣想出一个法子,也是受陛下启发。”
“先前陛下的募捐令简直是前无古人,效果绝佳。所以臣想,这修路是不是也能效仿一二?”
慕姝闻言有些诧异。
哦哟,不得了。
时至今日,她能愈发明显地感受到群臣与她初登基时相比截然不同的面貌了。
现在就连工部尚书都在操心省钱赚钱的法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