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有些懵懵懂懂,感觉皇帝是在诉苦,可是又觉得似乎暗藏深意。
李世民知道,以李亨的资质,这话他没法一下子领悟的。
可李世民也没打算一下子把话说透,虽然他十分愤怒李亨的优柔寡断,不能及时挽救大唐,使得大唐在那样的灾难中苦苦挣扎。可李亨到底也是他的玄孙,对于子孙后辈,他总是硬不起心肠来。
李亨不是他废掉的第一个太子,他废掉的第一个太子是李承乾。虽然他对李亨的感情,与对李承乾的感情无法比较,可他还是想要把对这个玄孙的伤害,降低到最小。
李亨在皇帝身边伺候了大半天,才被放回东宫。
高力士看着李亨拖着疲惫的身躯,缓缓地离开太极殿,又扭头去看正闭目养神的皇帝,总觉得皇帝此举很有深意。
李世民也想到了高力士,高力士对李亨十分照拂,在李林甫和杨国忠针对李亨的时候,帮了李亨不少,李亨对他估计比对自己的父皇还亲近。
想到这里,李世民招了招手,将高力士叫到跟前。
高力士躬身靠近,李世民压低声音,缓缓给他说道:“我要放太子自由,平日里你也帮我敲敲边鼓。”
高力士懵了一下,突然猛地跪在地上:“大家——”
李世民阻止了他求情的话语:“高公公,我知你对太子的回护之心,只是以太子的心性,他担不起大唐江山之重任。今日我与他暗示了那般多,可他一直参不透我的话,悟性属实差了一些。”
毕竟以前皇帝都是明里暗里针对太子,说他这儿不好那儿不好,李亨会习惯性地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没做好,而不是想着皇帝要平和地撤掉自己的太子之位。
第137章 两级反转李隆基(38)
高力士心中乱做了一团, 他不知道皇帝为什么突然做了这个决定,是因为天幕说的话吗?
“大家,那天幕所言之事, 并不一定为真, 您……”高力士心一横, 直接冒死劝谏皇帝。
太子李瑛一案, 闹出了多大的风波,高力士现在想起来,依旧心有余悸,他不想再经历那样的事了。李隆基的孩子, 大多是他看着长大的, 他也不忍皇帝与皇子们之间,又闹出骨肉相残的事来。
李世民抬手, 搭在了高力士的肩膀上:“高公公,天幕所言之真假, 朕心中有定论。你担心的是,李亨若不能当太子了, 下场怕是比李瑛好不到哪里去吧?这你便不用担忧了,朕不像……那般狠心。不让他做太子, 是为大唐江山好, 也是为李亨自己好。”
李世民看得出, 李亨是个担不起大事的,要处理安史之乱那样的大事,不仅是李亨面对的外界阻力大,而且他自己心里的压力也极大。
高力士心中有无数理由、无数想法, 最后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奴婢跟随大家身边几十年,一心只记挂着大家, 大家所做决定,关乎到江山社稷,是奴婢一个内宦不应过问的。大家吩咐奴婢如何做,奴婢自然竭尽全力。”
高力士的识趣,也让李世民很满意,道:“那就好。”
李世民收回手,重新闭上了眼睛。
高力士缓缓站起身来,看着似乎进入了浅眠的皇帝,神情复杂,内心有千万种思绪在翻涌。
他只留下一个最机灵的小内侍候着,自己轻手轻脚地退出了太极殿。
“狠心?呵……”高力士琢磨着皇帝对他说的话,刚开始还觉得,皇帝说自己不狠心,有些可笑,前太子李瑛三兄弟就是他亲自处死的。
突然,高力士脚下一顿,眼睛蓦然睁大,整个人像是被施了定身法一样,钉在了原地。
“朕不像……那般狠心……不像……嗬嗬嗬……”高力士灵光乍现,明白皇帝差点说的是“朕不像李隆基那般狠心。”高力士感觉有些喘不上起来,忙扶住了一旁的柱子。
不远处的小太监忙过来扶住他,关切地询问高力士,是不是身体不适。
高力士感觉自己胸口被堵住了,有些喘不上起来,只能批命摇手。
两个小太监把他扶着在一旁坐下,高力士撑着双臂,用力喘气喘了好久,才换过来一些,整个人又哭又笑的,显得疯疯癫癫,有些奇怪。
小太监们不敢耽搁,忙去请太医。
高力士满脑子却只有那个事:如今的皇帝,真的不是他侍奉了四十多年的皇帝了,里面的芯子换了!换成了谁?他本一下子没想起来,可是这人非常自然地称朕,上朝也十分熟稔,再加上处理折子的速度与能力,以及一手飞白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