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倓点头:“知道了知道了,大哥!”
李豫见他还是一脸兴奋,似是没把自己的话听进去,忍不住叹气摇头,这个弟弟,劝了多少次都无用,恐怕是要真的吃些亏,才能长一些教训。
李豫不知道的是,李世民没说出口的打算,就是让兄弟两个好好磨一磨性子,不仅李倓要磨一磨有些刚有些急躁的性格,李豫自己也要磨一磨不够强硬果决的毛病。
将两个来孙安排了活儿干,李世民想了想,还是让高力士把太子李亨叫了过来。
李亨来到太极殿后,还十分忐忑,生怕皇帝又劈头盖脸骂他一顿。毕竟从昨日天幕后,东宫就闹得厉害,他作为东宫之主,竟然压不下东宫的闹腾。
要不是高力士将这宫中防卫得严实,再加上长安城的人注意力都被杨氏一家被关进大牢的事吸引走了注意力,这东宫的热闹,恐怕又要让人看笑话了。
被宦官和张良娣等人纠缠了一天一夜的李亨,突然发现,天幕说的一点都没错,他自己就是一个没什么主见的人,喜欢听身边人说怎么做。所以最后,他当了皇帝,权力却让身边的人把持了。
不过李世民也不想骂他,李世民看着李亨,对他恨铁不成钢的同时,也怜惜这个玄孙,因为李隆基的打压,整个人那边的软弱可欺,没有主心骨。
李世民将李豫和李倓看天幕时写的东西,给李亨看了看,又把李亨写的东西放在一侧,让他自己对比一下。
李亨看完以后,顿时涨红了脸,嗫嚅着有些说不出话来。
他第一反应还是,自己的父皇是想羞辱自己,自己连自己的两个儿子都不如。
李世民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一下子就看透了他的心思,道:“我让你看这些,并非是为了羞辱你。大唐危机在眼前,我哪里还有心情弄这些事?我最担忧的,是自己辛苦创下的大唐江山基业,会如天幕所说的那般,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李亨本做好了挨骂的准备,结果听到皇帝这么语重心长的一席话,还有些反应不过来:“啊……啊?!”
回过神来,又立马找补道:“父皇……父皇说得对,儿臣羞愧,不能为父皇分担忧愁。”
李世民摇摇头:“我倒也没指望过你,但你几个儿子都不错,能为朕分担几分。”
李亨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这是在夸自己,还是在骂自己,整个人都有人茫然了,因为他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过了一会儿,李世民便让李亨在一旁帮忙分折子,各处官员都上了什么折子,按照内容分好,期间还得端茶倒水,倒是把高力士的活儿干了一半。
高力士闲了许多,看着太子跟在皇帝身边忙碌,似乎是父子之间缓和了不少,可是他还是觉得不对劲,这不是皇帝的性子,皇帝虽不曾动过换太子的念头,但对太子一直是不假辞色的,若非自己努力在父子之间周旋,这父子两铁定已经闹得十分难看了。
可如今这情况,又是怎么回事呢?皇帝到底有何打算?
本以为皇帝是要教导太子处理政务,可是看了几个时辰,发现皇帝一点指点的意思都没有,只是让太子干着苦力活儿。
李亨干的活儿虽不难,却也头晕眼花。
他之前没旁观过李隆基批折子,可是现在皇帝批折子的速度与精准度,令李亨都叹为观止。自己那个沉湎酒色,无法自拔的父皇,理政能力有这么厉害吗?李亨有些迷茫了。
李亨倒是想偷师来着,可这事儿,就像是学渣看学霸做题,根本看不懂啊,完全不知道为何就推出了下一步了,也不知道就引用了哪个公式定理,结果就给求出来了。
待李亨陪着皇帝处理了半天政务,整个人胳膊都累酸了。
李世民也有点撑不住了,召人给自己捏胳膊手臂。
让人给上了茶以后,李亨面对皇帝还有些畏惧,但陌生感与疏离感消除了不少,还不由自主地感觉,皇帝变成如今这样,也挺好的。
“怎么样?挺累的吧?”李世民问李亨。
李亨不敢说累,只说:“能为父皇分担一点点,是儿臣的荣幸,儿臣心中十分喜悦。”
李世民知道他嘴里不敢有实话,但他微微扭动胳膊和手臂的样子,逃不过李世民的眼睛。
李世民喝了一口茶,放下后道:“世间人人都觉得,做皇帝是个最舒服的事儿,手握生杀大权,能随心所欲行事,事实上,这是世界上最容易办砸的差事。批的每一个折子,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关系着许多人的生死与生活。偌大的天下,万千百姓的生计压在头上,时时刻刻都的惦记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