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第一次在天宝年上朝的经历不太愉快。
杨国忠果然权势遍布朝廷,一上朝就无数人替他求情,李世民木着脸,听着人在下面叽叽呱呱,各种找理由地给杨国忠辩解,甚至说他忠君爱国,李世民差点就给气笑了。
待众人说够了以后,李世民高高在上地扫过每一个臣子的脸,道:“朕不知,这朝廷何时成了杨国忠门下的朝廷了,朕想办他,竟然这么多人来阻拦朕?”
群臣不管是站着的还是坐着的,都赶紧跪下,呼啦呼啦跪了一片,直喊冤枉。
李世民冷笑:“冤枉?不敢?那你们意思是,朕昏庸,朕脑子坏掉了,所以故意找杨国忠的茬子?不要再跟朕巧言辩解!朕要办杨国忠,谁也劝不了!不过今日你们自己跳出来了,朕也不会与你们客气!来人啊!”
就在群臣预感不妙的时候,一群穿戴甲胄、全身武装的羽林军进入了殿内。
李世民直接点了那几个叫得最大声、跳的最厉害、最会引导话术的人的名字,让羽林军拖了下去,关了起来,和杨国忠关在了一起,但隔得挺远。
“你们对杨相如此忠心,朕怎么能不成全你们?现在杨相落难了,你们更应该尽忠表情了吧?去牢里陪他,就是朕给你们的机会!”那些被拖走的人,远远地听到皇帝这样说到。
第136章 两级反转李隆基(37)
朝堂上的官员们, 看着那几个人被拖走,第一次发自内心相信:皇帝是要来真的了!
皇帝竟然在一夜之间,就变了!
如果说, 杨国忠与杨氏三姐妹被关大牢, 让许多人还抱有幻想, 只要杨贵妃还在后宫待着, 还有复宠的机会,那杨家就不会倒。毕竟往日皇帝有多宠爱杨贵妃,大家是看在眼里的。
可是今日,皇帝二话不说, 就把那些替杨国忠求情的人, 全部带了下去,顺带让李泌也查一查这些人背后做过的事, 大家一身的皮顿时都绷紧了起来。
杨家不倒,不代表他们不会倒啊!
在杨国忠进入权力圈子后, 大家或多或少都难免和他打交道,就难免有些事会牵扯到自己身上, 就算不是自己,也是自己的家族。
那些人的倒台, 也给了李泌极强的信心, 皇帝这回是真的下定决心, 要清除杨国忠这个毒瘤了!
以雷霆般的手段,处理了朝堂上的事后,李世民面对千疮百孔的官僚系统,也有些心累。
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离谱的中央朝廷, 竟然找不出几个有用的人才来。
虽然将办杨国忠一家的权力,交给了李泌, 可李泌到底是一个人,即便是拨了一些羽林军给他用,也只能跟着他一起抓抓人、抄抄家,帮着梳理线索、审问、拿证据之类的,是做不到的。
李世民没多犹豫,下了朝就将李豫和李倓兄弟两个,塞给了李泌。
“你们兄弟二人,跟着李泌好好看一看杨国忠这个案子。听了天幕的你们,应该也知道杨国忠就是个典型的窃权小人,多了解他的行事风格,多探查他的为人手段,能帮助你们看清人心和人性。”
李世民特地将李豫和李倓兄弟二人叫到面前,叮嘱二人道。
李豫和李倓忙表示明白了。
“你们二人都封了王,但此案是以李泌为第一话事人的,你们二人有何想法和行动,都要与李泌先商议,若是与他有分歧异议,也不许用身份压人。”
李倓没想那么多,飞快地应下了,李豫虽也恭敬听命,但琢磨着皇帝这话里是否还有别的意思。
“不过,你们二人的身份,除了不能用来压李泌这个主审官,压压别人是可以的。那些仗势欺人的东西,可能会借身份权势问题来抗拒查案,这时候就要靠你们的身份给李泌压场子了。”
兄弟二人领命而去,李倓显得有些兴奋:“没想到这么大的事儿,皇祖父会交给我们兄弟去做。”
李豫也有些激动,查杨国忠一党,是他做梦都想干的事,恨不得把杨国忠一派踩进泥里,再踏上几脚,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只是,皇帝态度的变化,还有手段的改变,让李豫心中有些担忧,他总觉得,这背后有什么事,是他不知道的。
“不是交给我们兄弟了,咱们两是从旁协助的,李泌大人才是主理此事的。三弟,这次办事,你千万不可莽撞冲动了,若是不小心放走了线索或要犯,亦或者毁掉了什么证据,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案子的结果的。”李豫的担心,又转移到了亲弟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