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虽然担忧太子宝座不稳想要打压李世民,但在他眼里李世民更多的是一个不熟的又居功自傲的弟弟。
不,不是这样的。
李元吉紧紧咬牙,这几年的战争磨砺,李世民蜕变得很快,早就不是他们以为的模样了。
若是不能先下手为强,直觉告诉他,他和李建成最后必定会死在李世民手中!
李世民话落,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他此刻慑人的气魄镇住。
杜怀信率先反应过来出声,一时之间再也无人反对。
直到走出营帐,感受着阳光落在自己身上,原有些手脚僵硬的李安远才感到了些些暖意,他后怕地看向身侧的李神通:“大王心意已决,这可如何是好?”
李神通捏捏额角:“这个侄子的气势是越来越可怕了,便是在陛下身边我都没如今日这般惧怕过。”
说着李神通摇摇头喃喃:“不行,总得再试试,你是不知晓这几日攻城的惨状,我瞅着这根本就是攻不下来的。”
“倒不如偷偷给长安陛下传一份密信,让陛下来劝劝他。”
李安远迟疑道:“这有用吗?大王会听吗?若是大王会听陛下的话,当初刘武周的时候大王便不会主动请命了。”
李神通无奈:“试试呗,不行我也认了,就当作是跟着我这个侄子赌一把吧。”
李世民收到李渊的密敕的时候,李世勣向他报喜的消息也一并送到了李世民的桌前。
他半点没有关注密敕,反倒是欣喜地拊掌叫好:“虎牢关果然撑不住了!”
李世民早就知晓了李神通私底下的小动作,但他没有阻拦,索性大大方方让李神通告知李渊,反正不论如何都是无用功罢了。
杜怀信此刻正在看着李渊的班师指示。
虽然知道是因为李渊没有上前线不清楚具体缘由,又有同样东征将领诉苦的缘故在,李渊在权衡之下会谨慎些不难理解,但杜怀信依旧不自觉烦躁非常。
次次如此,当年霍邑要退,刘武周要退,如今洛阳又要退!
若非李世民坚持,如今的唐朝会是个什么样子根本不好说。
若非李世民是李渊的亲儿子,就冲李世民这般“骄纵”的表现,恐怕李渊早就准备不择手段过河拆桥了。
“子诺怎么了?”
见着杜怀信面上逐渐难看的神情,李世民好似猜到了什么一般,他无所谓摇摇头,自杜怀信手中拿过密敕:“莫要让陛下毁了好心情。”
“还是说说开心的事,虎牢关守将不堪压力,最终在李世勣的劝说下已经秘密投降了。”
“不仅如此,李世勣已和王君廓一道趁夜围攻虎牢,有着内应在,如今我军已经一举攻下了虎牢!”
杜怀信一愣,脱口而出:“如此窦建德岂不是恰恰好迟了一步?!”
李世民笑着点点头:“确实如此。”
“窦建德如今眼见就要吞并孟海公的地盘,若是他抢先一步占据虎牢关,进可攻退可守,如此一来我军便麻烦了。”
李世民怎么也压不住自己此刻激动的心情:“一步迟步步迟,若是窦建德想要西进回援王世充,我们便可以据守虎牢抵御。”
杜怀信想到了这段日子又开始蠢蠢欲动的突厥:“有着义成公主的催促,颉利可汗在坐稳位子没几日便急着出兵进犯我朝。”
“本该攻打窦建德都城牵制他的唐将怕是要被迫回援了。”
“窦建德没了后顾之忧只怕很快便会同王世充联合,二郎这一步抢先夺下虎牢关,为我军攻城争取时间,实在是妙极!”
李世民哈哈大笑,是前所未有的好心情,一直持续到晚上他才突然觉得他好似忘了什么一般。
糟了,是忘了对李渊那封密敕的回应。
李世民紧急叫来了封德彝。
此人不仅仅是李渊信任亲近的大臣,更是对他热情非常,好几次都主动告诉他朝廷的动向,李世民对他也算是信任。
封德彝接手了任务快马加鞭赶回长安,刚刚踏上太极宫的宫道,迎面走来一个熟悉的身影。
封德彝脚步微不可察的一顿,但随即恢复如常。
李建成同他擦肩而过,用着只有他们二人才能听清的声音道:“等你出宫后,便去我们先前常去的酒楼处一聚。”
封德彝呼吸一滞,小幅度地点头。
待李建成走远后,封德彝才长舒一口气。
是的,对于太子和秦王他算是两头下注。
虽然如今这两位的斗争没有摆在明面上,可谁看不出来他们日后必有一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