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被发现,他日后的政途肯定会更加顺利。
想着,封德彝自得一笑。
等好不容易提了各种理由劝动了李渊,让李渊迟疑着打算信任一把李世民后,天色已经有些暗了,离宵禁也没多少时间了。
想着方才李建成的邀请,封德彝加快了脚步。
封德彝甫一踏入酒楼单间,就见到了等候多时的李建成。
李建成不耐地点着桌面:“怎么如此迟?陛下是如何说的?”
封德彝轻笑:“自然是同意秦王的请求了,想着让秦王再试一试。”
“哼,我怎么瞧你给二弟做事如此尽心?”
李建成冷哼一声:“说是要做二弟身边的探子,可别是同他一道来诓我的吧?”
听着李建成赤裸裸的怀疑,封德彝面上赔着笑,但心中不由腹诽。
同样是有所顾忌,好歹秦王明面上可是相当尊重他,出手也是大方得很。
“殿下怎会这般想我?秦王就算功劳再大也是陛下的儿子,殿下不必忧心。”
李建成抿了口茶,自然是听懂了封德彝的言下之意。
李世民的风头若是太盛,只怕急得可不止他一人啊。
“我便暂且信你一回,讲讲这段日子秦王的消息吧。”
封德彝点头,刻意捡了模糊的消息一一讲与李建成听。
———————————
并不知晓封德彝是个双面间谍的李世民此刻正一门心思扑在了攻城上头。
深沟高垒步步为营,然而还是无法攻破洛阳城池坚固的防守。
都小半个月过去了,此刻洛阳城内粮草殆尽,粮价疯涨,饿殍遍地,百姓吃光了草根树皮,开始吃起了观音土,便是高官贵胄都有大量饿死的。
洛阳从三万户骤降至三千户,便是这种情形之下,王世充依旧不愿投降,苦苦支撑,就盼着窦建德能赶紧来替他解围。
随着洛阳的久攻不下,一个更为糟糕的消息传遍了唐军上下。
窦建德水陆并进,如今已经打到了虎牢关外了!
不过短短十几日,局势再度发生逆转。
李世民尽力争取的时间终究还是比不得窦建德西进的速度快。
如今王窦二人联手。
窦建德携新胜之威,士气高涨不提,在兵力上更是远远超过了唐军。
而唐军呢?
客场作战,路途千里,将士思归,久攻洛阳不下,可以说是一支完完全全失了士气又疲倦不已的军队。
两厢对比,唐军看似没有半点优势。
本就颓丧的士卒再也无法忍受,唐军内部比第一次更加激烈的班师之议瞬间爆发。
李世民看着被他紧急召集的将领,第一次便主张班师的人不用提,便是连先前替他劝说李渊的封德彝也倒戈了。
其实也不怪他,毕竟这看起来太不可思议了。
不仅如此,自随军以来便不掺和李世民决议的萧瑀也是面有忧色。
这几人均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唐军久战兵疲,前有坚城,后有窦建德虎视眈眈,处境危险,何不退守新安再行商议?
但这也不过是班师的好听的说法罢了。
届时退守新安看情况,看着看着便往长安去了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反对班师的也不是没有人。
李世勣的副将郭孝恪率先出声:“王世充早就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方,除了投降他还有什么选择?”
“既然窦建德此时来援,诸位焉知这不是上天灭亡这二人的预兆?”
这话里的狂妄与自信让在场所有人为之一振。
有觉得他是在说大话的,嗤之以鼻。
亦有觉得他说的有道理的,默默点头。
郭孝恪却没有管这么多,他只是看着李世民坚定道:“我军若驻守虎牢,伺机而动,必能破敌。”
李世民勾唇,他知道这是郭孝恪给他的承诺,绝对站在他这一侧的承诺。
随着郭孝恪的出声,又一个人站了出来。
李世民抬眸望去,果然是他特意带上的薛收。
就见薛收先是向在场众人作揖,而后慢条斯理地分析道:“王世充为何能与我军相持那么久,无非便是因着他占据东都,府库充足,麾下兵马不仅有江淮精锐,更有骁果军。”
薛收的声音沉稳,很容易便能让众人沉下心来认真倾听。
薛收见状满意一笑:“王世充唯一的缺陷便是城中缺粮,正因如此,我军才能将其围困,求战不得。”
“窦建德此行,不仅是为了救援王世充,更是想要一道吞并唐郑两军,他远道而来,军中必皆精锐。”
“若是让窦建德与王世充合兵,则河北之粮便能解了王世充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