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心里却不知道骂了李瑜多少遍登徒浪子。
听到期望的回答,李瑜一口咬在了宁清礼的脸颊,将人原本就红透的脸颊变得更烫。
宁清礼慌忙的向后退去,扯到身后隐秘的部位,吃痛的向前栽去,栽进了李瑜的怀里。
抬头对上这人一副得意的表情,宁清礼的心里更加愤懑,尤其是身后的某个部位还在不断诉说着眼前这人犯下的恶行。
李瑜趁着宁清礼不备,一把从他手中夺走了那幅画,又顺势将人箍进了自己怀里,随后展开了这幅画。
白色的宣纸在李瑜的手中打开,跃然纸上的是少年持枪骑马驰骋在戈壁中,身后是绵延的青山,身前是无尽的战场。
这幅画像是一道惊雷在李瑜心里炸开,这是他年少时征战沙场的画面,也是他最引以为傲的功绩。
宁清礼见李瑜怔怔的看着画出神,以为自己哪里犯了他的忌讳,伸手就要将画夺回。才动了一下,下一秒就被李瑜紧紧的抱在了怀里。
“清礼,谢谢你……”
谢谢你替我记得这些。
宁清礼被李瑜这突然的转变吓得一愣,过了片刻才犹豫着回抱住了他。
两人还没温存片刻,门外就传来了急切的敲门声,李瑜被人打断十分不快。
“什么事!”
“王爷,太子殿下来了,此刻正在前厅等您呢。”
李瑜不情愿的松开了宁清礼,极力压下心中的烦躁,手指抚上宁清礼的脸颊,将画重新递给他。
“我出去看看。”
第13章 阿遥保护了本王
李祠坐在迎客的前厅,侍卫关谊站在他的身边手里抱了一把剑,大门敞开,李瑜径直走到李祠面前,微微俯身行礼。
“太子殿下。”
李祠起身扶住了李瑜
“免礼。”笑得春风和煦看上去像是个和蔼的兄长。李瑜没心思陪他演兄弟情深的戏码,直接抽身坐到了一旁。
“关谊,把剑拿给煜王殿下。”
一把银身的剑出现在李瑜的面前,剑鞘雕饰着银蛇。李瑜接过那把剑,拔出几分剑身,剑气逼人,的却是一把好剑。
锵——
剑刃直直架在了李祠面前。
“你干什么!”关谊上前一步,眼看就要打掉李瑜手中的剑。
“住手。”李祠常年温润的脸色终于露出了一丝破绽,出声制止了关谊得行动。
李瑜缓缓将剑拿开,收剑入鞘,放在了一旁的桌上。
眼神淡淡的扫过李祠,想要看看他今日来此到底是为了什么。
正当李瑜思考之际,门外突然传来一道矫揉的女声:
“妾身听闻太子殿下亲来王府,特地备了酒菜招待。”
宁瑶穿着靓丽,一看就是特地装扮过的。
太子既然来了,在搞清楚他的目的之前,李瑜必不会让他轻易离开,于是便让人在亭中摆上了暖炉,几人坐在亭下各怀鬼胎。
李瑜对宁瑶送来的这一桌酒食十分的警惕,又为了不让他们起疑,装模做样的夹了几筷子,却一口也没吃。
太子喝了一口酒,手轻轻搭在李瑜的肩上。
“六弟,你我既是兄弟,我怎么能不知你心里怨恨父皇。”
李瑜的外祖家明明是被人陷害,却被皇帝叛了满门抄斩。只剩母妃和他二人。自那以后李瑜和皇帝之间便一直不睦,老皇帝几次示好都无果。
一旁的宁瑶也附和道:“是啊,殿下,无论何时妾身都会站在你身边的。”
李瑜轻笑这二人还当他是个傻子,以为自己会像上一辈子一样,相信他们好哥哥,好妻子的戏码。
“太子何出此言,本王心里可是一直敬畏着父皇。”
他若真是顺着太子的话说,明日朝堂之上言官一定会将他扒皮抽筋。
李祠听到李瑜这样回答,有些尴尬的避开了他的目光。
此时亭子外突然传来了翠心惊讶的叫喊:
“王妃,您怎么在这里!”
“王爷和太子殿下在里边,您还是快回去吧。”
说完气焰嚣张地就要将人往外推,李瑜死死地盯着翠心的一举一动,想让她住手,却也不敢让宁清礼进来。
还不能确定太子和宁瑶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如果贸然让宁清礼进来只会害了他。
此时太子却突然说:
“让煜王妃进来。”
扭头对上李瑜眼里的怒意,李祠不由有些得意。
看来李瑜并没有传闻中那么厌恶宁清礼,看上去倒是在乎得不得了。
宁清礼走进亭子行礼之后便坐在了李瑜对面的位置,察觉到李瑜的注视他有些心虚,低着头不敢看他。
“许久不见弟妹,不知弟妹最近过的如何。”李祠试探性地看了李瑜一眼接着道:
“想当初,弟妹的一篇文章可是名动京城啊,只可惜……”说着意味不明的看了李瑜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