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便披了件外衣去各家商议,天寒地冻并不能阻止她的脚步,她会一步一步将纺织技术发扬光大。
次日,在黄大婶每家每户的游说后,大家聚在了一起,最终决定让黄阿婶先带几人出去,余下的在大石村照顾老人,开垦荒地。
自从朝廷赦免后,大石村也拥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荒地,又有朝廷减免赋税的政策,她们觉得日子也能活下去。
黄大婶又私下交予他们一包种子,“你们就用荒地种它。这是棉花种子,只要能培育成功,朝廷的嘉奖必然是少不了的!”
话落,黄大婶又将培育棉花种植的方法细细说与众人听,冷月望着眼前的妇人,想到她们第一次见面的场景。
一个再平凡不过的穷苦女人!
一股难以言说的情绪涌上心头,她确信她便是名留青史,被后人推崇为“女纺织家”的黄道婆。
她用自己毕生的努力将大明王朝的纺织业推至鼎盛,出现了云布、丝布等精美布匹,民生富足!
明朝因此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
时光荏苒,转眼又是两年过去。
金陵城内,一家名为月翎的成衣铺日渐兴旺,不少达官显贵指定要她家量体裁衣。
冷月不善手工业,随手画出的裁衣花样却颇得京中贵圈们的喜爱,加上她有着现代的目光,将铺子打理得井井有条。
她主外,黄大婶她们主内,各司其职,日子倒也过得惬意。
她原想着,就这么平淡的活下去挺好,毕竟在现代她所学的历史专业,即便毕业后找工作,也不一定能有如今的天地。
在这里,她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也渐渐适应了这个朝代的发展,她不断发掘了商机,这是在现代她无论如何打拼都不可能挣下的产业。
不过两年光景,她与黄大婶她们不仅能在金陵购置一处不错的宅邸,还有余钱在皇城近郊买了几处田产。
日子悄无声息而过,然而,当冷月掐着手指头算准该出大事的时间节点却什么事情并没有发生。
在冷月所学的历史知识中,朱元璋驱逐元兵打下大明朝,在位初期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疲惫不堪的天下很快恢复生产力,国家也因此逐渐安定下来。
但明朝这位开国皇帝疑心颇重、杀心过重,当初跟随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并没有好下场。华云龙、缪永忠、刘伯温等一一被按上罪名处决。
历史的轨迹徐徐向前走着,却在一人身上发生了改变。
--------------------
作者有话要说:
①源于《纺织手工业发展史》
第59章
清晨, 天色尚早,日头还躲在云层,不肯钻出。
冷月带钱阿姊来到她们常来的馄饨摊位,两人要了一碗热腾腾的吃食, 正吃得兴起, 旁边过来几位衙差。
“店家, 老样子来一份!”为首的约摸三十开外, 声音洪亮。
那摊主瞧见他们甚是热情招呼起来,没一会儿几碗热腾腾的面食便出锅,他赶紧端上前去,许是脸熟了, 便也能聊上几句。
“几位这么早出差呢还是一夜未睡?”
闻此, 那几个衙差叹口气, “您瞧咱哥几个像是早起的样子?”
他们双眼布满血丝, 公服上又沾着些许污渍,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们应当是忙了一夜未睡。
摊主也是明白人, 道了几句辛苦再次开口,“听闻最近不太平,可有此事呀?”
衙差们面面相觑,将人拉近才压低声音道:“别说了,您瞧咱们兄弟几个, 每天在大狱里忙得脚不离地,皇上整治吏治,上面好几位仗着军功贪墨都被下了狱, 有旨意下来这两天就要处决了!”
“还有呢, 上头传来噩耗,说是刘伯温大人故去了!”
“有人揭发是丞相派人做下的, 只因当初刘大人向陛下谏言他不适合宰辅之位。”
“你没瞧见这些天丞相跪在通政殿外请罪吗!”
......
摊主面色悲怆,“哎,咱们不也就图个安生日子。”
冷月侧耳静静听着,根据历史知识,大抵知晓朝廷现在发生的一切。
明朝开国初期,朱元璋与刘伯温商议内阁宰辅人选,有人推举胡惟庸,刘伯温直言此人就是一匹最埋汰的劣马,不仅不能使车前行,反而容易翻车。
朱元璋本有意刘伯温来担此任,但他以年迈有恙告老还乡。
其实在当时的政治漩涡中,刘伯温此举大有效仿前人避免兔死狗烹的下场而主动退隐。
于是,胡惟庸被提拔,作为朱元璋的左膀右臂,官至丞相位。
胡惟庸此人专断独行,不久后皇权与相权冲突日趋白热化。当皇权受到威胁,朱元璋毫不犹豫以谋逆罪将其诛杀,丞相一职也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