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月歌+番外(569)

“我招待你才是!”胡阳一如往常般大大咧咧地笑着,之后,胡阳又走向令歌,拱手拜道:“臣胡阳拜见玉迟王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皇上命臣代他向殿下问好,皇上盼着殿下你早日回到长安。”

“有劳老胡了。”令歌含笑应道,“两年未见,你在长安可好?”令歌有听令楷提起,胡阳在礼部官至礼部郎中,掌校学司。

“有劳殿下牵挂,下官一切都好。”虽用敬语,但是胡阳的语气尽显其与令歌亲切之态,“不知殿下在玉门关如何?”

“本王一切都好。”令歌用一种轻松活泼的口吻说道,与胡阳相视一笑。

众人进城之后,道路两旁尽是百姓,他们纷纷下跪叩首,拜谢道:“草民们多谢玉迟王殿下!多谢令大人!”

令歌见状,立即抬手示意道:“诸位百姓们快快请起。”说罢,另一边的令楷已经上前搀扶起一位为首的老翁,随后百姓们才站起身来。

只见为首的老翁眼眶湿润,他拉过来自己身旁的一位孩童,说道:“令大人,你们是我们这些老百姓的大恩人啊!这次时疫,我的孙儿差些命丧黄泉,若非大人你和郎中亲自照顾,恐怕如今只剩下孤零零的我一个人了,请受老朽一拜!”

说着,老翁便带着自己的孙儿往地下跪去,令楷见状立即搀扶起二人,安慰道:“老人家快快请起,为官者为百姓着想是理所应当的,照顾病弱更是人之常情,我亦感谢你们在此次时疫中的坚韧不拔,最终我们才能得以战胜时疫。”

老翁闻言感动不已,他说道:“大人你好人有好报,此番回京,定会前途顺遂,光明璀璨,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也会因为你而越来越幸福安康!”

“我一定做到。”令楷颔首承诺,众位百姓闻言心中顿生暖意,在时疫的废墟之上重新看到希望。

“祝令大人一路保重!祝玉迟王一路保重!”老翁朗声说道,一众百姓也附和道:“祝令大人一路保重!祝玉迟王一路保重!”

听着耳边不曾间断的祝福之声,立在令楷身后的令歌热泪盈眶,露出恬淡的笑意。

也许这便是我们全新的方向,也许也曾是母亲寻到的方向,令歌心想着。

离开玉门关之后的一路上,令歌去令楷马车上的次数并不多,在众位官员侍卫的拥簇下,令歌总觉得不自在,似乎有一张网正在深深地束缚住着他。

如今的自己重新成为备受皇帝宠爱的玉迟王,而令楷则成为韩清玄,成为一位于大齐有功,前途似锦的大臣,但愿一切还能够像从前一般美好,令歌心想着。

临近长安时,在队伍最为豪华的马车之中,令歌正独自一人端坐其中,只见他身着宝蓝华服,佩戴镶蓝玉抹额,两鬓发缕轻盈悬空,如画眼眸微微低垂,气质华美典雅,贵不可言。

而令楷则在其后的马车之中,一身青色浮光锦官服,头戴幞头官帽,一样地垂眸端坐,若有心事。

当马车外逐渐人声鼎沸时,令楷明白,此行已到长安城——曾让他声名远扬,也曾让他声名狼藉的长安城。

如今,长安城终将因他的回归而掀起另一番风浪。

与此同时,令歌并未被长安城的繁华之声吸引,他只是拿出一只布偶松鼠,静静地看着,深深地留恋着。

……

在知晓玉迟王和令楷回京的消息之后,长安城有志书生聚集在茶楼时,无不纷纷议论此事。

“玉迟王和令大人回京,这次长安城真是要有大变数了。”

“该改口了,叫韩大人,韩清玄,”一位书生压低声音说道,“我听说令楷本是先枢密使韩谦之子,这样看来,他当年谋杀刑部尚书盛贺便说得通了。”

“不是玉迟王动的手吗?昔日他在刑场上亲口承认的。”

“韩清玄和玉迟王的关系你又不是不知道,是谁动手还分彼此吗?如今陛下让令楷改回韩姓,这可不是打那些构陷韩家之人的脸吗?”

“皇后定然不会善罢甘休的。”

“可小点声,这两年皇后和太子在朝堂之上早已水火不容,孙太傅辞官,如今韩大人回京,东宫和后党倒也势均力敌。”

“这两年陛下的身体愈发病弱,玉迟王又在此时回京,只怕朝中要有大变动了。”

不远处的一位红衣男子将这些书生的谈话都听在耳里,男子容颜绝美,喝下杯中茶水,唇角扬起浅浅的弧度。

此时,落音楼陈先生走进店中,他看到端坐着的红衣男子时如释重负一般,他过去说道:“尺画,我可算找到你了,待会戏就要开场了。”

“抱歉,我这就来。”尺画微微一笑,他放下手中的茶杯,起身往外走去,陈先生见状也立即跟上去。

上一篇:妖食记下一篇:渣攻们听说我转世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