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也挺好,可以见到景修,这两年他肯定像无忧一样长高不少,还有小蝶,小涵他们。”令歌出神地说着,脸上浮现出笑意。
令楷微微一笑,他将手中的肉撕下一些亲自喂令歌食用。
“娘很喜欢遇仙山,这次都不愿和我们回长安了。”
令歌咽下口中的烤肉,回应道:“那也好,在遇仙山,婶婶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好了不少,而且有婶婶在,师姐们的厨艺总是在进步的,到时候等我们回来,师姐们各个都是大厨。”
令楷一笑,边吃边说道:“令歌你也是大厨,今夜烤的东西都很好吃。”
两人正说着,便听见无忧喊道:“你们快看!有流星!”
“许愿,快许愿。”梦珏立即放下手中的牌。
令歌看着天边的流星一闪而过,心生遗憾,他叹道:“还没来得及许愿,阿楷……”
他看向身边的令楷,发现令楷已经闭上眼睛,正双手合十虔诚地祈祷着。
“阿楷许愿了吗?”
令楷睁开眼睛,笑着回应道:“已经许了,只是说出来便会不灵了。”
看着令楷含情脉脉的双眼,令歌含笑点头,他知道,令楷许下的愿望与自己有关。
此时,辰玉站起身来,端着酒杯,对众人说道:“来来来,不管许没许下愿望,今夜我在这里说了,以后我们都要像这样聚在一起,情谊永存!”
“好!”无忧跳起来附和辰玉,众人也纷纷起身,应下辰玉的话,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许下承诺。
看着那团熊熊燃烧的火焰,令歌总觉得它永不会熄灭一般,能够照亮黑夜中的一切。
离开遇仙山的那日清晨,霜落满地,山雾朦胧。
玉隐斋内,临走前,令歌回头扫视房间里的一切,只见那里比从前多出字画,多出书籍,多出被褥枕头……眼前的一切都充满着他和令楷的回忆,如今即将离开,心中不免生起万般不舍。
“我们会回来的。”令楷牵着令歌的手,嗓音温柔真挚。
无忧和梦珏已经背上自己的包袱,正在玉隐斋门口等候,看到令歌和令楷两人牵手的模样,他们不免一笑。
无忧高声喊道:“快来吧!我们早晚都会回来的!”
令歌朝着他们含笑点头,这几日无忧和梦珏在遇仙山可谓是玩的不亦乐乎,如今临走也想到以后还要回来。
“好。”令楷回应着无忧,并牵着令歌的手往外走去。
无忧和梦珏看着他们手牵手走来,两人互视一笑,习以为常一般,只是转身离去。
此次前往长安,白栈期与他们同行,令歌笑问道:“师父也是去看望舒师姐和风澈吗?”
白栈期眉眼带笑,说道:“做师父的总得出面表示一下。”
当众人踏入玉门关时,正值天色晴朗,阳光明媚,众多行人往来在玉门关。
太守叶丰早已带人在入关门口等候,远远地,令歌便注意到在叶丰的身旁有一位身穿红色官服的大臣,所用仪仗正是钦差大臣的规格,想来是皇帝的圣旨已到。
定睛一看,令歌发现那人不是旁人,正是胡阳,两年多未见,如今胡阳打扮得风度翩翩,就算是令楷见到都不免得愣住片刻,细细端详才能认出他。
胡阳见他们走近,便拿出手中的圣旨,朗声说道:“圣旨到!令楷接旨!”
令楷颔首下跪,令歌与众人退到一边,前来围观的官员和百姓无不眉眼含笑,期待地注视着令楷,然而令歌虽唇角含笑,但是眼中的郁色却与众人格格不入。
只听胡阳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此次治理时疫,玉门关文臣令楷出谋划策,功不可没,为大齐立下汗马功劳,朕念及令楷在玉门关两年以来,恪尽职守,为玉门关边疆安稳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遂赐姓为韩,改名清玄,以示皇恩浩荡,今特召韩清玄回京,另作他用,钦此!”
众人闻言顿时一惊,而令楷则神色从容,叩首领旨。
“臣韩清玄,谢主隆恩!”
“这都是阿楷应该得到的,这样的结果他已经等了许多年,”令歌开口对身边的辰玉等人说道,“如今做回韩清玄,也算是还韩家一个清白了。”
“只怕这道旨意传回京中,定要不太平了。”侍辰颇为担心地说道。
令歌微微颔首,他开始猜想着皇帝如此颁旨的用意,或者说,这道旨意也是皇后的意思。
她想做何事?令歌不解,心事重重。
胡阳将圣旨交到令楷的手中,笑道:“恭喜楷哥,你终于回来了。”
令楷含笑点头,他转身看向令歌,只见令歌正眉眼弯弯地看向他,与众人一般为他送上祝福。
“多谢老胡你千里迢迢送来圣旨,”令楷对胡阳说道,“两年不见,我要好生招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