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歌坐在门槛边一动不动,只是静静地凝望远方,看着天色逐渐暗沉下来,红火逐渐化为漆黑。
“令歌。”清脆的女声在他的身后响起。
令歌回头望去,发现辰玉正立在他的身后,并将手中一个新鲜的梨递到他的面前。
“上菜还有一会,先吃点水果。”
“谢谢师姐。”令歌接过梨,握在手里,开始翻来覆去把玩着,盯着梨甚是出神。
辰玉顺势坐到令歌的身边,看着令歌的这副神情,她浅笑道:“令歌长大了,也开始有心事了吗?”
令歌回过神来,他看了一眼辰玉,又继续把弄着手里的梨,他的嗓音淡然,回应道:“没有心事。”
辰玉一笑,她是知道令歌的,什么东西来到手里都能玩上一会。
良久,令歌抬头看向天空,不知何时,月亮已经出现在夜空,而辰玉只是看着系在令歌手上的白银玉鹤连指手链,在黑夜中亮眼夺目。
“令歌。”辰玉唤了令歌一声。
“嗯?”令歌看向辰玉。
“师父很器重你。”
令歌有些茫然,他注意到辰玉的目光,于是伸出右手,问道:“是因为这条手链吗?师父说以前会用它号令中原遇仙。”
“是,日后你自然会懂的。”辰玉微笑着说道。
令歌会意,然而他并不在意这些,只要师父和师姐们都好好的就行。
“师姐,那些人也是要去玉门关的吗?”令歌问道。
辰玉知道他指的是何人,她叹息道:“是啊,塞外的生活并不容易。”
“去了中原就可以生活的好了吗?”令歌不解地问道。
辰玉犹豫片刻,她摇头回应道:“不好说,就算有目标,可是脚下的路通往何处总是说不准的。”
令歌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不再说话,半天,他终于开始吃手里的梨,只是刚好,店小二亦开始叫唤上菜。
第9章 马上遥相顾:1
长庆十三年,六月,长安。
长安皇宫,天下权力的源泉,雄伟威严,宫室相连,成楼成阁,鳞次栉比,气势磅礴,尽显皇家气派。
长庆三年,凤仪殿开始修建,并于长庆四年的年初完工,同年,册封王昭仪为皇后,正式入住。
凤仪殿与皇帝所住的金銮殿仅两条宫道之隔。最初下令修建之时,便掀起不少舆论。
皇后的宫殿岂能与皇帝的宫殿在一条水平线上?不过这与皇后后来所做之事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没过多久大家也就不再提起。
通往凤仪殿的长廊,别致典雅,一位女官正捧着一杯茶向殿前走去。
只见女官嘴角微微含笑,可是眼中若有若无的清冷和疏离感总让人觉得她不属于这个皇宫。
迎面走来几位宫女太监,他们向这位女官屈膝行礼,问安道:“见过倾大人。”
女官本名倾秋,从皇后还是代王侧妃时就服侍着皇后,深得皇后的信任,再加上本人能力出众,深得六宫信服,遂人称“后宫女相”。
倾女官颔首示意,继续往前走去,她的步伐甚是稳重,就连发髻上的银丝青玉钗的青玛瑙吊坠都几乎不曾摇动。
凤仪殿内,墙壁椒粉刷漆,粉红华丽,不失典雅,殿中四周放置着冰盆,清凉祛暑。宫殿地板由上好的金砖铺垫,敲之铿然有声,同时上面刻画着绚丽彩莲,走起来仿佛脚下步步生莲。
倾秋进殿时,看见皇后正端坐在殿中主座上,身后鎏金雕刻镶嵌的凤凰图腾,在皇后的仪态万千之下也黯然失色。
只见皇后身着平日常穿的牡丹刺绣白色蜀锦宫服,乌黑发丝盘绕,有镶金彩凤点缀,额头上描绘着有牡丹状花钿,端庄典雅,宛若倾国倾城的牡丹花。不过倾秋想起皇后处理朝政时的姿态神色,倒觉得皇后更像一枝傲视群英的寒梅,巾帼不让须眉之姿,着实令人敬佩。
皇后身前的桌案上整齐地放置着一摞摞奏折,她正拿着一本奏折翻阅着,从殿门向里,有两旁站立的太监宫女,面无表情,静止了似的,颔首不言。
倾秋端着茶杯从他们中间穿过,走到正座下方的台阶处,恭敬地福身行礼,说道:“臣见过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皇后秀美的丹凤眼依旧停留在手中奏折上,淡淡道:“免礼。”而后,她将手中的奏折合上,随手放在一旁,她扫视一眼殿中的太监宫女,又正色对他们说道:“都退下。”
“诺。”
倾秋走上台阶来到皇后的身边,将茶杯端至皇后的面前,唇边带有极浅的笑意。
皇后接过茶杯,纤纤玉指成兰花状,拨动着杯盖,说道:“这些小事交给下人来做就好。”
说罢,她低头轻抿茶水,以解困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