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策论放到第三个来比试。
是为了防止谢圭直接赢了导致这个项目不比试。
那他还怎么跟太子殿下交代!
陆氏这边对上官迟的话并不意外,也没有拒绝。
他们又不是真的要把太子拒之门外,该彰显自身实力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吝啬。
萧云一听第一项是骑射,立刻来了精神。
她倒要看看,谢大公子的射艺是不是真的在兄弟中只算一般。
这项比试一共分为三轮。
一轮是在跑道上骑马射固定靶,按照中靶心的箭矢数量计分,未中靶心不算。
二轮是射林中树上的红绸,以红绸与所站位置的距离距离计分,取最远距离为得分,未射中红绸不计分。
三轮是射林中的兔子,按照猎得的兔子数量计分。
每轮都只有十支箭。
在他们商讨比试细节的时候,萧云让人取来了自己命人新制的弓箭。
经过不断的改良,她手下的工匠已经克服了“杀伤力不如当代弓箭”的问题,以更便宜的造价达到了比当代宝弓更强的效果。
“殿下说年轻人比着玩儿,为了不让气氛太过严肃,就不过来了。这些弓送来,是为了证明比试的公平公正,诸君若是喜欢,可以挑一把留着玩儿。”
她用轻松的语调说着。
其他人却很清楚,这场比试是太子默许上官迟撺掇的。
不来只是担心他们输了掉面子,在自己面前难堪。
毕竟,有太子见证和没有,完全是两种性质。
尽管这是一种体贴,但陆氏的几个年轻人还是感到难堪,觉得太子这是在看不起他们。
干干地说了声“多谢,但不必了”,他们随手拿起一把弓就去试射。
射了几支箭后就有些后悔。
太子让人送来的弓轻便又易用劲,弓弦弹性很好,又很容易校准。
就是线条,也很是优美。
哪怕没有像流行审美那样镶金嵌玉,也是弓里的大美人。
早知道不拒绝得那么坚定了!
萧云从箱子里拿起一把弓,走到上官迟的面前,强行塞进对方的手中:“你也去比试。”
“啊?”
上官迟看戏的表情迅速垮下去,睁着一双水灵的桃花眼看她:“这不是谢二公子与陆氏公子的比试么?我参加像什么话?”
萧云:“这是翰州与湘州青年一代的比拼,你是翰州人,又是太子门下,合该参加。”
他:“我爹已经把我赶出了家门,我现在是京城人。”
“那你就代表京城的青年一代跟他们比划比划,去吧,别给太子丢脸。”
旁边正在调弦的谢圭闻言,说:“我听兄长说,上官公子的武艺得到了重泉侯的真传,于剑术和骑射上都很是厉害。”
上官迟推拒道:“我上一次射箭还是在……”
“还是在上一次是吧?”萧云打断他,强硬地说,“你去不去,不去的话别怪我去伯珩面前揭穿你的某些事情。”
某人:“好嘞,我这就去给他们露一手。”
是的,他跟谢攸的兄弟情就是如此经不起考验。
一群帅气的年轻小伙子穿上色泽鲜艳的骑装,骑在高头骏马上,在跑道上由慢到快地奔腾。
十分令人赏心悦目。
那种力量感,让习惯了那些世家出身的文官柔弱废物模样的萧云眼前一亮。
陆青元骑着一匹黑色的骏马领先于人群,弯弓搭箭,路过第一个靶子时就连射三箭,箭箭直中靶心,甚至将靶子扎穿了。
直接增加了后面的人射这个靶子的难度。
谢圭骑着马紧接着过来,也是连射三箭,力道不算太大,只是稳稳地留在靶心位置。
第一个靶子就扎了六支箭。
导致后面的人想再射中靶心十分难。
为了保证自己的得分,其余人选择了其他靶子。
只有上官迟骑着马慢悠悠地过来,随手取了一支箭,也仿佛是随手射了一箭。
却强行挤进那六支箭当中。
萧云见状挑眉。
这小子居然真的有两把刷子。
前边,在第一个靶子上连射三箭的陆青元没有在后面的靶子上故技重施,而是看准时机就射出一箭。
每一箭都入靶三寸,令后来的箭矢无法将其挤掉。
而谢圭则是按照“三箭一个靶子”的规律,将手中的箭矢消耗得只剩一支。
他犹豫了片刻,选择再跑一圈。
最后一箭射在一个只有两支箭的靶子上。
小伙子看起来有点强迫症。
上官迟则是纯纯在摸鱼,他丝毫没有炫技的想法,路过每一个靶子都只射一箭,然后不紧不慢地去下一个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