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完后直接下场。
第一轮的比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看出各人射艺的优劣。
但这项考的只是基本功。
而参加比赛的都是非常优秀的青年,所以七个人有六个人拿到满分,剩下一个也只是试图整点儿花样导致失误,最后一箭偏了一点。
第二轮在陆府的后山中举行。
山上有一片梅林,连绵不绝的冬雨未将它们打败,此刻正绽放着鲜艳的花朵。
红绸正绑在这些梅树上。
放眼望去,红绸和红梅重叠掩映,难以分辨。
这便考得是眼力和精准度了。
射箭的位置可以自行选择,在射中之后再牵绳计算距离。
大多数人选择了附近的一座阁楼,以求更好的视野。
陆青元站在梅林入口的大石头上,瞄准了许久,方才松开弓弦。
箭若流星穿过梅林,深深地扎进梅林尾端的一颗梅树的枝干上,不仅刺穿了红绸,还摇落了一树梅花。
萧云即使没有葬花的情趣,也觉得有些可惜。
很快又因为陆青元的选择而感到有趣。
这位大约觉得在第一轮中被谢圭压了一头,所以第二轮一上来就挑战了这么高难度,又对成绩没有太大提升的玩法。
梅林不小,却也只有大约一百二十米长。
以这群人的平均水平来看,至少要一百五十米才有取胜的希望。
正如她预料的,陆青元射完这一箭后就离开原地,寻找其他合适的位置。
另一边,谢圭已经找到自己理想的地点——山间溪流旁的亭子。
由于长时间的降雨,山间的溪流曾变成过小规模泥石流,尽管在事后花费了不少人力清理这一片,这里看起来也仍旧有些破败荒芜。
山间的溪流也很湍急。
他分别在桥上和亭子中感受了下风向,最终选择亭子中的一侧。
经过了一系列细致的准备,他搭弓时显露出一种气定神闲,胸有成竹的气质,于斯文的外表下露出些许锋芒。
萧云对他的选择感到意外。
因为顺风虽然能够让箭矢飞得更远,但也会让箭矢更不可控。
要确保准头,需要对风向与风力非常了解,且有着非常厉害的即时计算能力。
过了会儿,在梅林附近等着的侍从过来回话:“谢二公子射中了一条红绸。”
萧云真心实意地说:“厉害。”
原来她家大公子不是在谦虚,而是真的不如自家兄弟。
这个水平,她很难不生出逼文官预备役去当将领的冲动。
第二轮的结果不出意料。
谢圭以二百三十四米的成绩稳居第一,陆青元以二百二十一米的成绩惜败。
第三是一个叫做陆孜的人,成绩是一百六十四米。
上官迟一百六十米,排第四。
剩下三个人的成绩都在一百五十米左右。
跟这场比试相比较,宁雨笙曾经在自家庄子里举行的那场骑射比试,可以说是在菜鸡互啄。
七个人里最差的也能吊打京城的年轻一代。
太子殿下对此感到难过。
第三轮是在树林中射放出去的兔子。
萧云看着茂密的树林,隐约有些不好的预感。
第135章
这是一种没有缘由的担忧。
或者说, 只是在凭着经验担心这种情况。
在无数的文学作品中,每当出现这种要在林子里打猎的情况,都会有意外剧情。
虽然这山是陆府的后山, 但它连着的是附近最大的一座山林。
不排除有人偷渡进来的可能性。
怀着这种别人难以理解的警惕, 萧云建议在最后一轮比试开始之前,再清理一下林子。
嘿。
还真让她猜中了。
林子里有人,并且是妙龄美少女。
很美。
在萧云所见过的美女中,也排进前十。
对方自称李小小,是附近村落里的人,因为田地和屋舍都被洪水所毁, 只得进山寻找生计。
非常合适的理由。
也确实有一些人试图进山寻找一些贵价山货或草药换钱。
但能摸到陆府后山的, 仅此一位。
而且进山谋生的人, 不会穿这样浅色的,将她衬得清丽脱俗,却不够保暖的衣物。
萧云环视了一圈, 觉得这位妹妹可能的目标太多了。
也或许正存着“搭上哪个都不亏”的想法,她才这样勇敢地进了山。
这是一种带着轻佻意味的猜测。
但比起被人安排进来,伺机做些什么,她更欣赏敢于为改变命运来这里赌一把的行为。
因为前者对她来说是额外的麻烦。
“妹妹你是从前就走这条路进山,还是有人给你指了路?”萧云将自己的披风脱下来披到少女的身上, 轻轻地握着少女的手腕,眼中透着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