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圭虽然意外,但很乖巧地点点头:“那等我整理一下衣冠。”
换了身符合身份但并不十分隆重的打扮,他带着礼物与上官迟一同来到陆府。
陆府的人听到他们说来见太子,核实了上官迟的身份,没多问就让他们进去了。
两人刚走进院子里。
上官迟就突然大喊了一声:“听闻湘州陆氏这一代也是俊才频出,不知与谢氏的二公子比起来如何?”
此话一出,全场寂静。
他犹且觉得效果不够,又喊道:“陆大公子曾前往翰州与谢氏子比试,如今,谢氏的二公子前来,可有人敢应战?”
谢圭:“啊?!”
什么什么?
不是说让他来拜访的吗?
怎么变成来挑战了?
萧云本来被陆夫人拉着问各种她不熟的话题,应付得头皮发麻又心烦,一听这话就来精神了。
不愧是他。
在这种关头带着谢二公子来砸场子。
王八都忍不了,陆氏能忍?
快快快,快把陆氏的年轻俊才拉出来她看看!
陆夫人慈祥带笑的面容霎时冷下来,与萧云说了句抱歉后,转身走出亭子,凌厉地看向两位不速之客:“这便是你们翰州的礼数?”
上官迟一甩扇子,毫不弱势地说:“既争长短,太过讲究礼数就没意思了。”
陆夫人并未多说,让人去请自己的丈夫。
湘州州府的陆家,亦出于陆氏的嫡系,她的丈夫是陆氏族长的三弟,也是陆流的叔叔。
所以对方以当初陆流挑战谢氏为由,挑战到他们府上,并不算来错地方。
要是换个借口她还能将人赶出去,现在却要看族长和她丈夫的意思。
陆徽一听,先是因为想到某个不肖子而阴沉了脸色,之后又笑了:“太子将这位收入麾下,还给他太子洗马的官职,果然不是因为他是重泉侯的独子。”
上官迟入仕之后的名声依然很差。
在外人看来,他不像师宣那样受太子重用,也很少沾手重要的朝务。
太子养他,似乎只是为了拉拢他的父亲,让他帮自己气政敌。
但现在看来,他在太子面前定然有着举足轻重地位,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回头或许可以想办法把他那个不肖子也塞到太子的手下,让太子打磨打磨,万一成才了,收心了呢?
陆徽的三弟:“那我们……”
“自然是要应战的。”陆徽淡然道,“也该让青元他们出来走动走动了,不然真要让翰州觉得我们陆氏后继无人。”
第134章
萧云有一种莫名的激动和忐忑。
激动的是她终于要见到陆氏这一辈的青年俊才, 忐忑的是这些人她在原著中没有见过。
连名字也不曾提及。
万一受到了原著的限制,才智只是一般呢?
但往好处想,原著里专门用谢氏与陆氏相比, 再差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陆氏一直吊着她的胃口, 肯定是有点儿东西才能这个底气不是?
压住起伏的情绪,她端庄地坐在客人席位上,乖巧地等着陆氏的小伙子过来。
没让她等太久,一行人来到园中。
为首的青年高大俊秀,黑色的锦衣上绣着银色的竹纹,显得瘦削。
他身上有一种极为沉稳, 又仿佛压抑着火焰的独特气质。
一举一动皆合礼仪, 却透着湘州人特有的那股子因自豪于出身而产生的骄傲。
这样的人, 对家族对家乡都有着极强的归属感。
注定没法一心一意地为她打工。
萧云感到可惜,随即又看向谢二公子。
谢公子看起来十分文静,斯文, 腼腆,不像是御史大夫的崽。
好像没有学到御史大夫强行隐身和置身事外的真传,在被上官迟拉出来搞事之后,整个人都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萧云歪了歪头,觉得谢家人除了五公子谢衡之外, 普遍看起来都没有什么攻击性。
但真的如此么?
谢二公子可没有否认上官迟的话,而是认真地准备了起来。
说心里不想比肯定是假的。
“陆青元。”
“久仰,谢仲纪。”
两方友好地互通了姓名。
按照传统, 比试的内容由被挑战一方决定。
陆徽亲自说:“骑射,棋艺, 乐艺,书画, 策论,以此五项为局,五局三胜。”
“这几个是我陆氏如今尚在州府的子弟,每项你都可以择一比试,或是一同比试,优胜者归属哪方,就计一局。”
谢圭欲要说些什么。
上官迟就道:“来都来了,就一起参与呗,考虑到时间的耗费问题,这五项的比试顺序,就从时间耗费最短的骑射开始,依次是乐艺,策论,书画和棋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