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氏的人听到这些话,果然很不高兴。
“道长所言,可是为真?”
李道长顶着压力,硬着头皮说:“盈满则亏的道理,诸位也应该懂得。即便每次动土开渠之前都有请方士查探风水,可时间过去了这么久,风水已变,不同方士给出的答案也不同,你们当真觉得一切都妥当。”
所有人沉默。
最早的一道堤坝,建造时间已经过去千年了。
目前没有实际作用,只用来让子孙瞻仰祖先的功绩。
所以说是风水有改变,他们是信的。
陆氏族长:“所以道长可有解决之法?”
李道长摇了摇头:“天时已至,非人力可改,规避不得。如今之法,一是集力自救,二是开坛祭灵,请湘州的水神息怒,以弱后续的雨水。”
他给出的解决方案跟他们商量的差不太多。
兼具实干与玄学。
这套话一出来,就让一直认为他是江湖骗子的部分陆家人对他改观。
陆氏族长拍板道:“还请李道长主持祭典,无论需要什么,都请尽快说明。”
李道长:“需要具备五行属性的灵物,稍后我将所需之物以及这些东西所在的方位,绘做卷轴,交于你们去寻找。”
“另外,若有龙气加身之人辅助,能够更方便与水神沟通。”
这个也很好理解。
毕竟君权神授,天子之所以被称为天子,就是因为他被认为有神明的庇佑,被一些普通的鬼神所敬畏。
陆氏理智上能够理解,但是情感上依然不太能接受。
但他们也明确了一点,就是暂时不能对朝廷的态度太过抗拒,万一真得请皇室的人出面,不至于闹得太难看。
未过几日,“因为避灾多年导致一次性爆发”的“真正原因”从州府传开,抱怨朝廷的人被抓了一批后,舆论彻底发生改变。
远在京城的朝臣并不知晓湘州的局势有了变化。
派人散布谣言之人在早朝上带头对太子进行了的弹劾。
罪名是重商抑农,治国无德,以招致天灾。
这话一出,垂帘听政的太子立刻露出了笑容。
第129章
由于生产条件的落后, 所以重农抑商成为国本。
尽管这些世家大族名下都有不少产业,不少铺子做着生意,他们也仍旧鄙视着像杨氏这样商人属性太重的家族。
萧云当初在和州, 令平渠县成为杨氏采购货物之地, 其实是有些出格的。
但这确实是最快也最有效的办法。
而且她也并未放弃农业,杨虞带着团队可是搞了好几个月的试验田,一直在持续推广。也有在安排人挖河滩上的蝗虫卵和修建引水的沟渠。
只是能够种植的田地毕竟有限,还大多是富人的良田。
解决普通百姓的生存问题,路径就那么多。
所以当时朝堂上没什么人因此质疑她,有多嘴的都被堵了回去。
但是现在不一样, 现在是需要有领导出来背锅。
这种时候, 过往的任何瑕疵都是重大错误。
因为萧云给和州各个郡县视情况免了半年到两年的税, 和州州府以“统计有困难”为由,拖延将税收计入国库的时间。
这也就成为了朝臣攻讦太子的理由之一。
治国无德,则说的是萧云当太子以来, 砍的那些朝臣。
虽然她砍的每一个人都有着充足的罪证,但在他们看来,朝廷大臣就是跟平民百姓不一样,就是应该有特权。
不应该在犯罪之后被果断地砍头,让他们没有捞的可能。
萧云耐心地听完这些人一桩一桩地数她的战绩, 并趁乱颠倒黑白,说她判了冤案。
就很搞笑。
她一遍默不作声地听着,一遍疯狂地在小本本上记这些人的名字。
大臣们也不是傻子, 很快就意识到太子这方的核心成员都没有说话,只有些外围的成员在反驳, 他们定然是有后手准备。
觉得能借此彻底搞垮太子名声的他们逐渐收了声。
现在的表现有多激进,太子打击他们就有多狠辣。
右相揣着手, 老神地看着他们:“说完了吗?说完了让本相来说两句。”
在过去,他只能在与苏丞相的对垒中勉强自保。
现在苏丞相转为中立,且隐隐有向太子党示好的倾向,他没了钳制,颇有些迎来事业高峰的意思。
所以尽管有人觉得他装模作样,也无法无视他。
右相:“关于湘州的水灾,州府和太子派去的治灾侍者都有奏折传回朝廷。”
“我先给你们念念州府的吧。”他从袖子里掏出厚厚的一本奏折,清了清嗓子,便大声念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