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被淹没的,是富人建在水上的山庄,河流旁肥沃的土地。
修筑多年的堤坝因为寒冷而逐渐出现细密的裂缝,只待积蓄足够,就放出被拦住的恶兽。
官府试图组织人手去挽回损失。
反倒搭进去更多的人。
对长期居住在气候稳定而温暖的湘州人来说,抵御寒冷的能力并不在他们的遗传行列。
药铺中的冻伤药风寒药供不应求,连过期的药物都销售一空。
一向骄傲的湘州人再也无法高扬头颅,只能捂着衣领,低着头匆忙行走。
董城城主将自家仓库中的皮草和许久之前商人赠送给他的棉衣发放给家仆的下属,安排他们去统计各家的炭火和棉衣储备。
又派人赶紧去联系那位种植棉花的商人,想要采购一些物品。
他虽然从上个月就开始警惕和准备国师所预言的“洪水”,可谁能想到,抗洪还需要抗冷呢?
城主儿子,被戏称为“娇娇少爷”的陆皎裹着雪白的狐皮,脸色苍白,抖着嗓子说:“爹,您让我找的那个人,我真不知道他在哪儿,当时我迷路了,还是他给送回正道的。”
“我生你……”城主开口想要骂他,一看他的可怜样子,又将骂声吞回去,“算了,我张榜寻人,你赶紧回去烤火炉。”
一直在等城主召见的上官迟蹲在雪地里望天。
疑惑地思索“城主为什么还不派人来请他”。
要是让后来的那俩姑娘抢了先,太子又该骂他偷奸耍滑了!
第128章
按照盛国人的人习惯, 一旦遭遇了什么重大损失,第一时间就是骂皇帝和官府。
霸河的水尚未决堤,“皇帝触怒上天, 惹得天降责罚于苍生”的说话就传开了。
从朝廷来的使者开始收拾东西。
董城的城主拽着使者的手臂, 难得低声下气地说:“郡王消消气,这话绝不是从董城百姓口中传出来的,您和朝廷的人帮了这么大的忙,大家感激你们还来不及呢。”
使者瞥了他一眼,姿态尽显王公的骄傲:“宗族一体,他们怨怼陛下, 便是在怨怼我们萧氏, 本王没有以德报怨的习惯。”
城主额头渗出一滴汗, 放缓语气说:“庶民愚昧,您又不是不知道,只要有心之人说些挑衅起哄的话, 他们也喜好跟风而已。”
“您消消气,我这就去将散播谣言之人抓起来问罪。”
使者被他哄了半天,才勉强冷静下来,冷哼一声:“我受气无所谓,但殿□□察民情, 爱民如子,方在听到国师的预言后第一时间准备救灾事宜,民间有如此谣言, 未免太伤殿下的心。”
城主的表情有片刻停顿。
意识到谣言背后将有另一层博弈。
皇帝一心修仙,不理朝务, 如今是太子监国。
如果说是统治者触犯天颜,引发天灾, 这句话矛头正对的,其实是太子。
他的神色郑重几分,真正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陆氏绝不能在这个关头中被卷进朝堂政斗,特别是被认为与太子为敌。
至少到目前为止,他接触到的朝廷之人都是干实事的,比之过往强了太多。
他可不信太子的敌人将太子打压下去,会好心地来帮他们湘州。
城门处。
上官迟一边听着周围的人讨论“这么邪门的天气到底是什么原因”,一边看着告示沉思。
“城主幼子中邪昏迷,口中不停叫着‘鱼,好大的鱼’,望曾见过其提鱼路过青枣巷附近之人能够上门告知道长细节,如有帮助,必将重谢。”
这城主……还挺幽默的。
他将手揣进袖子里,正打算去应聘一下,就听到周围人的话题变成了“天降大灾,该是天子失德”。
他顺口吐槽了一句:“现在监国的是太子,要得罪老天,也该是太子得罪……”
上街巡逻的官兵一听到这话,眼神立刻凶残起来。
“就是他,给我把他抓起来!”
被当场抓获的上官迟:???
见到他的朝廷使者:???
“怎么是你?”
“我也想问,怎么是我。”
上官迟被五花大绑着,脸上带着尴尬又不失礼貌的笑容,眼中满是无辜。
城主一看他们认识,就感觉坏了,问自己的下属道:“你们为何将此人捆绑带到此处?”
将他抓来的官兵懵了:“我们亲耳听到这贼……这位公子说‘要说得罪苍天,也该是太子得罪’,您不是让我们抓散播谣言之人吗?”
使者摸着下巴:“上官大人说话还是这么风趣,本王要是将你丢进霸河里,太子殿下应该不会怪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