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也变成这样了。
这跟家里的臭男人有什么区别!
她满不在乎地说:“我是要当女将军的,以后用飒爽和英武来形容我。”
“好好好……不过,你把他的头割下来干什么?”
宁雨笙:“我离京之前,曾经跟人许诺过,要把山匪头子的人头带回去送给她。”
宁霆欲言又止。
收到人头的萧云也欲言又止。
萧云想了又想,都不知道以自己贵女的人设,要如何表现才能在符合人设的前提下,不扫宁大小姐的兴。
最终,她选择关上放人头的盒子,转移话题。
“听闻你射箭的那个地方距离青鸦寨大门有近两里远,如此还能一箭穿喉,当真是厉害。”
被夸的宁雨笙也很高兴:“这还得谢谢你送我的弓,从前我只能拉七石弓,最多也不过射一里,还不一定能射中东西。用了你的弓,我的准头更好了,也更能用力。”
萧云心想:七石弓也不是常人能够驾驭的。
身为太子,她也只能拉五石弓。
为了不那么丢人,她才让人制了新的弓箭。
感谢上辈子喜欢玩弓箭的亲戚,让她对这方面的原理和一些配件有所了解。
甚至会做复合弩。
这边也有类似复合弩的弓弩,精度更低一些,但是反而杀伤力比她做得更大。或许是因为现代社会不允许出现杀伤力太强的东西?
只是入门选手的萧云将图纸交给手底下的工匠研究,年底大约就能见到新品。
到时候也给姐妹发一个玩!
她弯着眼睛对宁雨笙说:“你和你兄长此次彻底剿匪,做得很是漂亮。朝廷也很需要这样的好消息,太子殿下会为你们表功的。”
第113章
多了一位镇国公主, 和一位女武将。
对朝廷来说,并没有什么变化,因为这两位根本不上朝, 也只是有名头, 没有实际的职务。
也没人怀疑太子要抬女子的地位。
他们更倾向于前者是为了让怡亲王府降爵,后者是为了分吴国公府的战功。
吴国公府三代人,除去如今尚未满二十岁的男丁,所有人都是打过仗,立过战功。
他们这几年看似沉溺在锦绣繁华之中,但在太尉被取缔的情况下, 对武将体系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而太子可不仅是封了一位女将军。
太子最先做的, 是将月贵妃的妹夫张能封了大将军, 命他北上去收拢前厉王的军队。
那才是真正地分配兵权。
相比起来,宁雨笙的那个固宁将军,更像是把“县主”替换成了“将军”, 听起来是威风了,但没了食邑。
哄小姑娘玩罢了。
被哄的宁大小姐非常开心,一回来就表现了自己的传统艺能——开宴会。
这次她甚至不用找一些乱七八糟的借口。
“直接庆功宴办起来!”
换成宁国府其他人为了剿匪的事情办宴会,旁人不免会有微词。
但由宁雨笙来办,大家只会会心一笑。
毕竟宁大小姐一直是这样的人。
也有许多人想要一场足够高档次的宴会, 来认识如今的朝堂新贵,所以响应得都颇为积极。
依照宁雨笙的习惯,这次的宴会在家里为了庆祝她“独立”买的新庄子中举办。
庄子在皇庄附近, 依山傍水,景致错落。
暂得闲暇, 又被宁雨笙磨得不行的萧云带着对象一起参加了这场庆功宴。
两人旁若无人地携手走在阡陌间,慢慢地朝着半山腰的庄子赶去。
路上偶有马车路过。
有人掀开帘子见他们衣着不凡, 奇怪地问:“二位是马车出什么问题了?需要在下捎你们一程么?”
谢攸摇头,温雅浅笑:“难得闲暇,在路上走走。”
这句“难得闲暇”说得某人一阵心虚,将他的手拉得更紧一些。
好心的路人神色古怪地与他们道别,放下帘子就赶紧离开,生怕成为他们play的一环。
“谈婚论嫁我见得多,手牵手在路边吃灰的我还是头一次见……”
路人的呢喃隐藏入风中,无人得知。
随口闲聊的两人又闲聊着往前走了两刻钟,才骑上马朝庄子赶去。
迎接客人的,依旧是那对管事夫妻。
萧云给了他俩一个笑脸,随即问道:“淑芬啊,我们的大小姐在哪儿呢?”
对方一愣,低着头说:“奴婢名唤桂芬。”
她也是一愣,回过神来后尴尬得四处乱瞄。
救命!
居然一直记错了人家的名字。
但是桂芬和淑芬,谁能分得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