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以皇帝亲生公主的数量,皇室显然也不需要领养别家的公主,还是嫁出去多年遭受夫家虐待的公主。
一旦萧露进了皇室,皇室只有供着她的份儿。
但皇室里不可能出菩萨,太子必然另有所图。
难不成,怡亲王快不行了?
算一算年纪,怡亲王也有七十多岁,不是没可能。
即使大概猜到真实情况,御史大夫也没有高兴,因为他实在不懂太子跟他讲这些干什么,又是为什么非要他在这件事中拥有姓名。
满头雾水的他跟在太子的后面去了怡亲王府,本想混在一旁,结果太子后退一步,捂着头一副暗自神伤的模样说:“奏折在谢大人那里,请他为您说明吧。”
他:“……”
懂了,他是在被赶鸭子上架。
今天真是把过去一年的无语次数都给用光了。
整理整理心情,御史大夫从袖子里掏出奏折,缓步走至怡亲王的病床前,一脸同情地说:“事情已经水落石出,还望王爷不要为不值得的人伤心。”
怡亲王:?
他靠着枕头,垂眸说:“我还扛得住,大人请讲。”
御史大夫照着奏折念了一遍。
听完的怡亲王:???
怎么好像跟他知道的内容不一样呢?
不过转念一想,这样也好,相比起实情来说,这个说法对怡亲王府的名声没有太大的伤害,反而很能引起别人的同情。
犯人也死得干净,没有咬出真相的机会。
烦恼了好些时日的怡亲王感觉天气都明媚了几分,面上还要做出悲痛的样子:“本王自然不会心疼那些个不知好歹的东西,只是可怜我家露儿的那几个孩子。”
另外两人自然是多加安慰。
萧云最后把处理方案给怡亲王透了底:“此事将交于宗人府和廷尉府一同复审,没有问题的话,孤会罚没乔铭一家的家产作为给堂姐的补偿,对于乔氏,责令其整顿家风,族中子弟五年之内不得为官。”
这处罚听起来不轻不重,既不至于引起与世家的矛盾,也维护了宗室的威严。
怡亲王最后一口气也松了下来:“多谢太子殿下愿意替露儿做主。”
从王府离开后。
御史大夫去找了自己的侄子,问对方:“太子这是想做什么?”
跟对象透露了家族情况的谢攸面不改色:“或许只是想试探谢氏有无出山的打算,也或许是政务太过繁忙,看重您的才干。”
修身养性好几年的御史大夫一惊:“太子该不会是觉得我太闲了,像让我跟太子府的那些人一样日以继夜地埋身案牍吧?那跟牲口有什么区别!”
听说十三曹的人都只有月休两天了,这风气要是吹进御史台,那还得了?
谢攸:“……”
能吓到他大伯父,太子也是蛮厉害的。
在两司会审之前。
乔述还是没忍住去了天牢见乔家的长孙一面,想问问具体情况,看看有没有翻盘的机会。
事情发生得太快,又太过出乎预料,实在是对他们不利。
结果被对方身上的烧伤吓了一跳不说,还什么都没有探听到。
“您别问了,知道的人都会死。我不说,对您对我都好。”
在侄子的哀求与警告下,乔述匆匆离开。
结果饭都没吃上,他就又被请去了衙门。
因为就在他离开后不久,关在天牢里的乔家长孙就死了。
见到坐于上首的太子,乔述才惊觉自己踏入了太子的陷阱,后悔不已。
作为为人渣提供庇护的人,萧云又怎么会放过他呢?
第110章
谁也没有想到, 太子会突然出这一招。
他们都心照不宣地认为太子让乔家人提前死得这么干净,是不想讲影响扩大。
没想到太子会故技重施。
依然将乔家人的死,安在他们自己人身上。
“乔大人, 您不必太过担心。”上官迟用安慰的语气说, “乔家人为了遮掩罪证而杀人灭口,殿下担心这是你们家的传统,所以叫你过来问一问。”
其他人:“……”
怪不得太子遣散了身边的三教九流,这一个人的攻击力就抵过那些人加起来。
乔述语气僵硬:“上官大人说的这是什么话!本官没有做出那等事情,乔氏也没有这样的传统!”
上官迟:“那您可有证明自己清白的证据?比如说全程见证的牢房看守,或是能找到其他有嫌疑之人?嗯, 也可以请道长招魂, 问问死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