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觉得更多的是这人的作风问题。
也可能是对方想要给她一份足够漂亮的答卷,从而为自己的仕途打好基础。
萧云反手就从袖子里掏出一份心理测试的卷子, 交给墨矢说:“拿去给晏怜做,再告诉他, 他的答案决定了孤以后对他的职能划分。”
虽然这货不用测也能确诊反社会人格,但她有必要知道他的病有多严重。
从而让他少沾手某些可能危害到无辜之人的事情。
晏怜理解了一下“职能划分”的含义,遗憾地放弃在答案中作假,老老实实地填起来。
等他写完之后,颇为忐忑地交上卷子,又满心期待着太子的答复。
结果等来的却不是太子本人,而是一车经书。
一车。
二百五十本道家典籍。
墨矢将名家注释的典藏版《清静经》塞进晏怜的手中:“我们殿下说,晏公子有成为国师大人关门弟子,继承他老人家衣钵的潜质,所以希望您能够用心领悟这些书中的奥妙。”
晏怜:???
墨矢:“我们殿下又说,国师大人于炼丹一道上可谓是宗师,或许有办法改善公子的体质,让您能够延年益寿的同时,逐渐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晏怜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能活着谁想早死呢?
不就是读经书,以道法与国师相交么?他可以的。
萧云的本意是让某人接受国师的熏陶,逐渐获得恬淡的心境,而不是维持现有的“我觉得世界很糟糕,所以大家都去死”想法。
就算退一步,也能够借此消磨他不多的精力,让没空考虑对谁使毒计。
丢开暂时用不上的新下属,萧云马不停蹄地带着东西出门。
去喊上御史大夫一块去拜访怡亲王。
正准备跟侄子来一个促膝长谈的御史大夫:“……”
太子殿下对他隐约带着嫌弃的目光恍若不觉,语气沉重地说:“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孤也不知道该如何跟堂姐和怡亲王开口,先请大人您看看吧。”
御史大夫从她手中接过写成奏折形式的事情经过,看到第一行“七月十六,太子遣使抵达竹南松云县”就眉毛一抖。
七月十六,是太子在早朝上公布怡亲王奏折的第二天。
也就是说,几乎是在萧露抵达京城的当日,太子的人就快马加鞭地去了竹南。
情理上说得通,但看起来完全是早有预谋。
随着他看向后面的文字,眉毛抖动越发频繁,到后面不仅是眉毛抖,手也开始抖。
“在使者抵达没多久,乔家就自己烧了一把大火,烧死了二十七人?”
萧云点头:“真没想到,那乔家为了遮掩罪证竟然能做出如此骇人听闻之事。”
御史大夫欲言又止。
谢家家风严谨,他不懂乔家的所作所为,但他懂世家,懂那些脱罪手段。
不到绝路,世家是绝不会采用这种决绝的方式。
而且七月十六这个日子实在是选的妙。
是怕早一天让变成鬼的乔家人借着中元节,从鬼门里爬出来闹事吗?
太子仍旧一副唏嘘的模样:“虎毒尚且不食子,那些人竟然会因为担心堂姐的孩子为堂姐作证而选择灭口,当真出……唉,堂姐才出月子不久,这事要让她知道了,恐伤其身啊。”
御史大夫:“乔家人已死,殿下是准备降罪乔氏吗?”
萧云:“他们一家尚在嫡系,自然是要问‘教养不当’之罪的。”
御史大夫收回浮动的心思。
教养不当之罪,大多只是下旨斥责,影响一下家族的名声和子孙的仕途。
比起动不动喜欢抄家的皇帝来说,太子这处理方案非常“仁慈”。
只要不是要将乔氏赶尽杀绝,他就没有管闲事的必要。
太子让干什么就去做便是。
萧云话锋一转:“堂姐经受了那般折磨,又痛失五个孩子,谢大人觉得,该如何安慰她呢?”
御史大夫:“这是您的家世,老臣不便多言。”
“乔家敢做出那种事情,无非是觉得堂姐的身份不够贵重,桃妃娘娘对堂姐十分怜爱,将她与十七公主一般对待。”
“孤有意请父皇立堂姐为公主,以示安抚。”
眼睛半睁着的御史大夫霍然睁大眼睛。
“殿下……”
萧云淡笑:“大人觉得不妥?”
他:“……并无不妥。”
刚说不好管别人的家事,他此刻再有意见,那不是自打脸么?
太子突然要封怡亲王的孙女当公主,用猪脑子想都知道不可能是善心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