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住王府的名声,不将事情闹大,而悄悄杀死萧露。
怡亲王府的人未必做不出来这样的事情。
萧云也想到这点,脸色越发冷漠:“孤派几个太医去照看怡亲王。”
怡亲王活这么大岁数,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肯定扛得住。
等萧露接回来,她还得给对方安排几个暗卫,以免遭遇不测才好。
处理完手头的事务,萧云也等到了谢攸的消息。
对方确实来了京城,而且还是住在朱鸾巷。
她心中稍定。
谢攸大概并非是想避开她,而是此行的目的不宜让旁人知晓。
他已是谢家的家主,身份与上次来京城时不同,因此需要更加低调和谨慎。
如果他高调地来京城,她这个太子才更应该警惕。
看了看外头还不算晚的天色,萧云换上女装,坐上马车去了朱鸾巷。
刚到不久,就被箬竹敲门问是否方便见他们家公子。
她答应下来没多久,就见谢攸步子比以往更快地进门,然后顿住脚步,出神地看着她。
萧云迎接对方的脚步也是一停。
忽然感觉到一股陌生和难以适从。
这半年多以来,她充分适应了太子的身份,习惯当一个发号施令,支配一切的上位者,已经有些忘了与人平等交往的感觉。
但她并不想成为一个站在高台上俯视众生的人。
这可以成为一种手段,但不能成为她的人生。
太冰冷,也太孤独了。
垂眸敛起思绪,她站在门口,像从前相见时一样露出笑容:“怎么,谢大公子要给小女子表演近乡情怯么?京城可不是您的家乡。”
谢攸也笑,缓缓走过来,说:“若有一日,你所在的地方成为我的家乡,我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某人眨眨眼睛,拉着他进屋:“突然听到你来的消息,可是吓了我一大跳。”
“原本这两年是不计划来京城的。只是族中近来有些争吵,需要我决断。”谢攸无奈地说了自己上京的理由。
谢氏之中,有人希望他们跟其他旧世家一样复出,去支持如今的嫡长子。
也有人认为太子才能算是正统,他们应该劝太子与国师决裂,由他们朝着明君的方向培养。
萧云:“……”
无论哪个,都想得怪美的。
第105章
谢攸上次来京城的时候, 也是代表家族来考察皇室的情况。
那时是因为皇帝准备立太子。
他的考察结果是“萧氏要完”,结果出了那么大的变故,不近死了几位皇子, 还有荣王叛乱, 后面还牵扯出一系列的事情。
这次来,是因为二皇子得到了许多老牌世家的支持,至少从明面上看,成为了朝廷上的三大派系之一。
谢氏并不是隐世大族,他们还有一位御史大夫在朝堂,翰州本地也有许多官员出自谢氏, 所以他们不可能对朝堂的局势变化不关注。
御史大夫在科举一案中, 表现出对太子的配合, 可是之后仍旧是一副绝对中立的模样,对谁抛来的橄榄枝都不假辞色。
但谢氏真的一点儿动作都没有么?
萧云仔细思索了一番,给出否定的答案。
新旧世家在朝廷上撕扯的时候, 可大多走的是向御史举报的路子。
这几个月里,御史台的业绩比得上过去三年了。
既然拿起了监察弹劾之权,就不能还把人家当做看客。
况且,也不知道皇帝的心态是怎么变化的。
他几乎讨厌了御史大夫大半辈子,等决意修仙了, 反倒对御史大夫的态度亲近起来。
三公之中,皇帝如今唯独愿意见御史大夫,并且每个月至少见一回。
对皇朝而言, 在帝王面前的话语权,重量是胜过职权的。
萧云近乎是惊醒一般, 垂眸藏起眼中的情绪,用闲聊的口吻说:“那伯珩是如何打算的?”
“族老们给出的建议, 我都不认可。所以才想出这样的缓兵之计,过来找回绝他们的证物和理由。”
谢攸的神色忧愁而无奈,仿佛是被那些长辈逼得不行。
她给他倒了杯茶,也略显惆怅地说:“我还以为,你是想见我才找的这个借口。”
正打算喝茶的谢攸:“咳咳……”
“难得见到谢大公子这般失态,总不会是被我说中了吧?”
萧云觉得某人也是怪好玩的。
分明很早就在考虑娶她的事情,结果纯情到连直白地表达心意都难为情。
或许是习惯情绪内敛,说惯了迂回的话。
但是再委婉,感情是没法遮掩的。
她可以非常自信地说一句:他超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