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流觞这才动了动僵直的身体,对她伸出一手。
繁芜扶她起身,在离去时,她见顾流觞的目光落在远处的古刹处,古刹后面正是仪胥的禅室。
她微拧紧眉心,她恍然意识到顾流觞从来不是要听什么佛法,她来此也许只是为了见一见那个仪胥?
繁芜再看向顾流觞时,眼里多了几分不解,顾流觞和仪胥到底是什么关系啊?
倘若她真与仪胥有什么关联,繁芜也不觉得稀奇,这二人到底有许多相似之处。
“世间有灵性之人,要保全自己的灵性,更需要比旁人多十分的心智与财力,不然便是被消磨被埋葬。”
脑海中突然闪过仪胥此句,繁芜再看向顾流觞时,似突然了悟了一般……
难怪在禅室里,总会觉得仪胥的话不像是只对她说的。
原来他是知道等她从禅室出去,必然会将对话一字不漏的告知这位顾夫人。
原来如此。
回府的马车在寺门前停下。
“你随宜嬷嬷的马车回府。”顾流觞吩咐完,径直上了马车。
她走得很匆忙,连宜嬷嬷都没能多问她几句。
繁芜看着马车消失的方向,眼眸中闪过深疑。
顾流觞不会是找和尚借钱了吧?看来和尚也间接同意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高旭颜与顾流觞给和尚的筹码又是什么?
“你还傻站着做什么?回府!”马车上,宜嬷嬷撩开车帘看向她。
|
战争局势扭转的很快,二月末,顾流觞回邺城的第二天,捷报传来。
高旭颜带七千人收回北境三县,赶走锻氏部落的军队。
又乘胜追击,直取锻氏老巢卑水城。
就消息传播的速度来看,高旭颜的人应该已抵卑水城。
这个消息足以让低迷十余年的东齐朝野震惊,可是反对的声音才刚刚开始。
如此消耗兵力,他们更担心身侧伺机而动的狼。
谢启分明手中有粮有兵,但谢启动都没动一下,锻氏劫掠之后,魏国也没管,还放任锻氏占了一城。
二月末,趁着高旭颜直攻卑水城的空档,谢启才派人收复了城池。
一部分人认为,这谢启狡诈,绝非是亦步亦趋,他分明是在伺机而动。
但另一部分人坚持认为,如今三皇子已攻入卑水城,事已至此也毫无退路了,打都打了,不如打到底。
若是现在让三皇子撤兵回来,恐怕遗患无穷!东齐再无翻身之地!
繁芜听到城中流言四起,她只能说这两种说法都是对的……
高旭颜不可能撤兵,谢启也一定伺机而动。
按照地缘,魏国相对较稳,而东齐的处境却很危险,若不解决锻氏的问题,将面对的是魏与锻的夹击,长此以往,东齐是最先被耗死的。
她能理解高旭颜和顾流觞的想法。
也肯定了之前的猜测,这一战高旭颜让顾流觞找仪胥借了钱,许多许多的钱。
而顾流觞匆匆回来,也是因为伴随着城中各种争执声而来的,还有愈来愈烈的皇子之争。
高旭颜光是拿回三座县城拯救北境就能让大皇子的人哑口无言。
如果不谈嫡庶,大皇子若想争夺皇位该从哪里去找功绩填补?
所以大皇子不能不谈嫡庶,也只能谈嫡庶。
朝臣想要的也从来不是什么特别厉害的帝王,他们要的只是一个听话的帝王,能供他们继续做春秋大梦的帝王……
繁芜叹气,花园里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冬天彻底走远了,而邺城也快要变天了。
他们或许还不懂,东齐国若能乱若四分五裂,从来只会对高旭颜有利。
东齐国若长治久安,他要夺嫡要争储君,也只有四五成胜算。
东齐国若四分五裂,以他的能力为地方霸主雄踞一方,再行清理门户之举,甚至名正言顺。
他甚至在等大皇子先动作,而他只要稳住北境即可。
繁芜不担心大皇子动作,她只担心竹阕乙。
他让楚桓给她带过话,只说他在外一切都好。
顾流觞回府后,未再出城去,却是时常参加春日的宴聚。
谁邀请她,她只要能排上都会应邀,每一次繁芜都得同行,这些时日早出晚归人都瘦了一圈。
总觉得顾流觞是故意的,她就是在等大皇子动作。
甚至她还希望大皇子快点动作。
若是大皇子将高旭颜最宠爱的女人给抓了迫高旭颜回京,这邺城估计得沸腾了。
……
三月了,别府后院花香弥漫,繁芜手里那件绣了许久的春衫终于完工了。
她叠好衣裳,放进一个木盒里,连着还有一些小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