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秋跟着张姨娘几年,从没见过她这么没主意过,背过脸去几欲落泪,马车疾驰在街市上,车里主仆两个对坐无言。
*
第二日一大早,张姨娘栉沐完毕,便换了衣裳坐上马车前往孟家。孟家老爷太太自是亲迎出来,只是他两位也形容枯槁,看来也是在家中熬着等信,她便敷衍两句出得门来。
“你也不要太忧心了,虽说那蛮人破了莫尔道大关,但是城外至关内让有几千藩军游击,都还没定数。”孟仲轩前两日才从录事参军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但藩军的消息却也比旁人灵通,临走时,他无不安慰张姨娘,如此这般透露道。
张姨娘欣慰颔首,谢过出门不表。
……
晴秋这两日跟着张姨娘听来问去,想若论消息灵通,如今只怕赵子琪也要步她之后了。
回到家里,还没歇上一歇,大太太便打发人来叫去咸慈堂议事。
主仆两个对脸看了看,都知道这是要主持分家了。
*
咸慈堂里,密匝匝围着几层人,有各房老爷太太,孙子媳妇,也有族中几个耆老长辈。
大太太吧嗒吧嗒抽着烟,看着满座人,忽儿对张姨娘说道:“姨奶奶,今天咱们议的是中馈大事,你家太太不在,到底不像话,不若打发人把她从山上请下来,你看如何”
张姨娘道:“外头兵荒马乱的,贸然请我们太太下山,恐怕不妥,有事照常议罢,我替三爷为她做主。”
大太太眉头一皱,也觉得不妥,正要说话,儿媳妇李氏笑道:“姨奶奶当惯了那家的主,太太您何必较真呢族中耆老也在,咱们这个家分的妥当些不就好了。”
分家这个话,就这么堂而皇之叫李氏说出口来,而众人也并不觉得诧异,显然,兵荒马乱的,连抄家都见识过了,遑论分家呢!
……
上头嗡嗡争辩着,下头晴秋正矮身和张姨娘看一本账册,这是头晌荀老送进来的,因张姨娘去孟府,所以晴秋眼下才拿出来给张姨娘过目。
“…眼下官中的余钱,还剩五百三十六缗,咱们就按先头耆老们商议好的,老爷太太占四分,少爷奶奶占两分,哥儿姐儿各站一分,各房按人口如数分去;库房中物什却多了,总有桌椅……”管家大少奶奶李氏拿出一分簿子来照着念,念完道:“眼下这些家伙什,又大又笨重,带也带不走,不若都换了钱,咱们好划分。”
张姨娘起身道:“三房那份,钱不要,把物件折给我们罢。”
二太太梅氏从旁掐了她一把,蹙眉道:“你傻呀,眼下什么年景兵荒马乱的,你难道要拖着那檀木雕花的椅子逃命不成还不如换成金疙瘩,多便宜呢!”
张姨娘笑道:“谢二太太,只是我有我的想头。”
……
又议了很久,终于到重头戏——分铺子上头,晴秋霎时挺直了背脊,打起精神,张姨娘也抬起了眼睛,支颐看着与座众人。
“…咱们家总有香料铺子两间、商行四间、布庄五间、酒肆饭庄一十二间,医馆一座,药铺两间,首饰行一座,车马驿一间,柜上现钱——姨奶奶,可有账簿”
张书染睇了一眼晴秋,晴秋忙把手中账簿递给李氏。
李氏翻了翻,看着各柜上余钱,不住蹙眉,又把簿子拿给大太太看——可惜她不识字,便递给了儿子清哥儿。
清哥儿看了看,又传给二房澍哥儿看了看。
“这铺子……”李氏看着众人,她心里有想头,却不想做这个出头鸟。
张姨娘却不耐烦陪着演这个把戏,张口道:“我们三房除了那三间医馆和药铺,别的都不要,你们径自分罢。”
“好是好,只是有一处不对,”李氏起身笑道:“还有松塔河铜矿和葵乞林场呢这两间既不在账上,姨奶奶也没说清!”
第68章 芳魂逝(下)
张书染瞧着李氏, 又打眼瞧着满座众人,冷笑道:“那矿是我儿鸿哥儿自己发现,自己在户部挂号开采的,大伙儿嚷嚷分家, 也没多等他两日呀;至于葵乞林场, 那地界, 就是眼下我们不要它, 谁想要, 径自拿去, 凭你是要卖还是自己经营,只管接着!”
阖家里谁不知道葵乞林场在什么地方, 紧挨着老虎滩, 是正儿八经的虎狼窝,更遑论三房如今遭到官府重重非难, 未必不是这葵乞林场惹的祸,家下众人心里都明镜似的, 纷纷讪笑道:“姨奶奶说笑了!”
连大太太也打起圆场来,对张姨娘笑道:“你快坐下,好不容易咱们一家子凑在一块, 且听完了再走。”又指着李氏道:“她年轻, 头一次经办这么大的事,有冒犯的, 咱们都谅解些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