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一只竹马夫郎回家+番外(105)

项玄烺僵了一瞬,随即咧开嘴角,扫视了圈:“也妥,此番我未去也听闻了,是多番凶险,不少弟兄也伤得严重。李重衡我也听说了,那上下都是被青狐和野狼袭击抓伤的,伤得最重。你这事儿到时我同葛叔说一声就成,不过银两要等葛叔那边才能结清。”

“那就有劳项老板了。”周绥颔首,“周某先行一步。”

项玄烺恰在周绥转身时出声:“周公子留步。”

周绥依言脚下一滞,回首无言瞧他。

“不必紧张,不是你那弟弟的事儿。既是答应你了,便不会悔。”项玄烺走到周绥跟前,“只不过是有一事想问。”

“不妨直言。”

“周公子是自幼在坞县长大的?”

“算是。”周绥狐疑地望了他一眼。

“那不知可否向周公子打听个人?”

“何人?”

“李如意。”项玄烺缓声道,明明亮堂的院落,他背着石灯笼,周绥竟有一瞬觉得他的神色如泼墨一般风云难测。

“周公子可知晓此女子?”

第54章 认亲

李如意?

周绥总觉得这名儿听着耳熟,却一时想不起来在何处听过或是见过。

项玄烺见周绥愣神,以为他知道些什么,难以自制地上前:“若你知此女子下落肯告知予我,黄金百两,土地千顷,你想要什么,便有什么。”

他说的话实在叫人心生不虞,周绥侧身拉开了点距离,用略带戒备地眼神看着他。

早觉得项玄烺哪里怪怪的,这一番话活脱脱的就是一阔绰少爷所言,轻蔑而又浮夸。

项玄烺意识到自己多有失态之处,拱手作礼:“抱歉……其实,李如意是家父走失多年的义妹,当时只知她大婚前消失在江南一带。这些年我代父亲在大周行商,走过许多城镇,终不得见她踪影……也不知她是否尚在人世。”

项玄烺情绪明显低落了起来,他垂着头哀叹:“如今家父身体大不如前,此生唯一的夙愿便是想寻回义妹。若周公子有知其行踪,还望不吝与我。”

周绥对此说辞却是万般有疑,但他实际上也对这名字没什么特殊的印象,只淡淡回道:“未曾听闻,让项老板失望了。”

项玄烺脸色一僵,纵使想问也不好再继续开口,只能目送着周绥款步离去。

周绥绕到堂前淘米熬粥,见到有袋红枣便丢了几颗进去调些甜味,心不在蔫地拿着大勺在锅里搅动,庞卓不知何时晃到后厨来,敲了敲门扉:“当心着点,粥糊了就算了,可别把我锅烧糊了。”

周绥见庞卓背着手跨进屋,这才记起面前这锅白粥,急急忙忙用碗盛出来。

他的余光又瞟见庞卓开始翻起灶边的提篮,里头只剩半截胡萝卜,周绥指了指自己熬的那锅粥:“庞伯,喝点?”

“罢了,你们今日来仁济堂就跟土匪进村似的,一个劫完刚走,抬脚又一个来,我明天可要好好找他们领头的收账……”庞卓拍拍手,又晃悠到周绥面前,打量了一眼泛黄的白粥上浮着皱巴的几颗稀碎的红枣,随即摇头,“你外祖父以前常躲我这儿来下棋,说你做的东西也就李重衡能吃得下,我就不横刀夺爱另尝了。”

言外之意就是这锅端去给李重衡都没问题。

周绥:“……”

他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白粥,并不觉得自己一碗白粥还能煮出什么问题。

“对了,重衡那腿没休个月余怕也是不好下地,你劝他这段时间还是在家里安生着罢。”庞卓不知道从哪儿又掏出一碗花生米,放在周绥要端去给李重衡粥下的托盘上,“今天听到有人在打听他们家的事,记得叫他多留个心眼。”

“这是何意?”周绥不解。

庞卓盯着周绥,言简意赅:“坞县近来人来人往的,回乡探亲的也多,有人在打听李重衡他娘的事儿。”

“李重衡他娘?”

“对。”庞卓应了声,“就李如意,李娘子。”

周绥脑子空白了一瞬,这才反应起来适才项玄烺问他识不识得李如意时为何会对这名字有些耳熟了。

周绥之前在随李重衡上山祭拜李夫人时,简陋的木碑上写得便是“李氏如意”。

“都打听了些什么?”周绥悔恨在面对项玄烺时没能及时记起来,这会儿更是茫然。

“家住何处啊,在村里过得如何之类的。”庞卓抱臂看向屋外,“这也不知是好是坏,幸而李娘子当年住在村里头鲜少与人往来,现在倒也没真几个人记得她名唤如意……你说他们是来认亲的话,又不太像。”

周绥回想了项玄烺和他提到“李如意”三字时的神情,此时也不觉得那像是为父寻亲时该流露出的神色。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