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由于这些通道的存在,华夏历史上第一条邮政系统开通了,不仅可以邮寄书信,还能邮寄前方将士获得的战利品。
收费很便宜,普通士卒也用得起。
后世有人说,秦始皇修直道、驰道,是为了方便自己巡游天下,劳民伤财,乃不义之举。
但看问题不能只看一面,秦始皇为什么要巡游?
是想耀武扬威吗?当然不是,是为了巩固初建的大秦。
况且,秦直道及各地驰道就像一条条筋脉,打散了六国原有的地域形态,将大秦连为一个整体。
这是极其高明的融合手段。
不说其它,只凭这一件事,秦始皇就能在诸多皇帝中封神。
关于秦直道,还有很多秘密,比如,秦朝虽有司南,但司南的精准度极差,不符合秦朝建造秦直道定位的基本要求,而罗盘要在南宋时期才出现,那么修建秦直道时如何精准定位?
另外,秦直道经过西乌兰木伦河,修了座跨度超过200米的桥梁,这在现代都是个颇为棘手的工程,秦朝怎么修的?
这是否说明,秦朝的定位、桥梁技术比后世很多朝代都先进?
七杀觉得自己很荣幸,可以亲临大秦,弄清楚这些秘密。
001则感叹道:“华夏的基建狂魔属性,真是刻在基因里啊!”
七杀莞尔,又叹气。
华夏有两个皇帝堪称基建狂魔,一个是秦始皇,一个是隋炀帝杨广。
下场都不怎么好。
鸾车奔驰在平坦的直道上,并不影响秦始皇看奏疏。
午时处理完公务,想起七女儿,又召她来说话。
他发现了,七女儿胆小归胆小,头脑却很清晰,说的话也有趣,像他们嬴家人。
712 大秦女皇(13)
七杀来到秦始皇的鸾车,恭恭敬敬行了礼,跟始皇陛下闲聊。
聊着聊着,秦始皇忽道:“婳儿可知,为父何故让你长兄到上郡监军?”
七杀:“知道,父皇想让长兄在军中历练,为未来执掌大秦做好准备。”
哪个皇帝敢让有望继承大统的儿子染指军权?不怕儿子迫不及待想提早上位?
但秦始皇敢,不但不怕,还希望儿子及早在军中建立自己的威信。
可见秦始皇对扶苏是真爱。
然而扶苏对不起这份真爱。
七杀心想,抱歉了扶苏公子,本道君既然来到此界,大秦以后就没你什么事儿了。
但你的儿女还有机会,如果资质不错,可以好好培养一下,让他或她成为合格的秦三世。
秦始皇又是一怔,很多人觉得他是厌了扶苏,才将他打发到遥远的边关。
就连扶苏自己,只怕也是这么认为的。
七女儿却能看出他更深的意图。
也许,他还是低估了这个女儿的聪慧程度。
秦始皇:“为父让你长兄去上郡,是因为一件事情。”
前年,方士侯生、卢生寻不到长生仙药,担心被秦始皇处死,悄悄跑路,隐居到深山中。
你说你跑路就跑路吧,他们跑路前还大肆讥讽嘲笑秦始皇。
传开之后,秦始皇大怒,下令搜查两人的下落,却怎么也找不到。
那时咸阳城中有很多方士,彼此之间有联系,跟侯生、卢生也认识,秦始皇就迁怒于他们,抓了许多。
方士们惊慌之下,彼此告发,要么说对方没有真本事,一直在欺骗陛下,要么说对方是六国旧贵族的探子,欲对陛下不利。
细审下来,竟没一个是干净的。
秦始皇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极为恼怒,亲自判处违法犯禁的四百六十多人,要把他们全部坑杀。
扶苏听说后,赶紧上疏劝谏,说“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如果他直接劝秦始皇放过这些方士,秦始皇可能都没那么生气,但他偏偏提了儒家至圣孔子。
这就与秦朝的立朝之本背道而驰了。
秦朝初立,秦始皇在咸阳宫为儒生大摆酒宴,向他们请教治国之道。
其中涉及到一项,是否实施分封制。
王绾、淳于越等儒家弟子主张分封制,建议秦始皇将儿子、宗族还有功臣们封到燕、齐、楚等国的偏远地方,让他们镇守各地。
但李斯说,那样做的话,大秦很快就会像东周时期一样混乱,只有采用郡县制,才能集.权中央,长治久安。
秦始皇也是这种看法,支持郡县制,再看儒生,就觉得他们居心不良。
儒生们影响不了秦始皇,便聚拢在扶苏身边。
扶苏生性温和,推崇儒家,与儒生们一拍即合。
换言之,秦始皇与扶苏的矛盾,实际上是秦朝与儒家的矛盾。
在这种原则性的问题上,秦始皇没有纵容扶苏,而是发配他去上郡,监军蒙恬的长城.部.队。
说是发配,实则也是镀金。
另一方面,也是想让他远离咸阳的儒生。
蒙恬治军有方,儒生们想插进脚难如登天。
秦始皇说完前因后果,问道:“婳儿,你也觉得为父做错了么?”
七杀:“敢问父皇,依照秦法,那些方士所犯之罪是否该坑杀?”
秦始皇:“是。”
七杀又道:“方士们入秦之时,是否熟读秦法?”
秦始皇明白她什么意思了,眼中含有一丝笑意,“是。”
七杀:“既然如此,父皇依法而判,何错之有?”
这事儿她知道,还替秦始皇觉得冤枉。
为啥?因为这在后世成了秦始皇的一大罪状,坑儒。
可实际上,坑的是犯禁的方士。
这些人在秦朝忠臣眼中就是迷惑陛下的妖孽,全杀了才好呢。
陛下幡然悔悟,忠臣们高兴还来不及。
七杀严重怀疑,是因为扶苏的奏疏中提到方士们“诵法孔子”,才被后世误以为秦始皇坑杀的是儒生。
如果真这样的话,扶苏还真是史上第一坑爹的好大儿。
秦始皇老怀大慰,觉得七女儿真是贴心,好一通夸赞。
七杀面不改色,欣然受之。
秦朝,不,从战国时的秦国开始,大秦就是古代少见的法.制.国.家。
诚然,秦法很严厉,但秦法之严并非针对于底层民众,高官贵族甚至王室也必须遵守秦法,真正做到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相对于其它朝代,已经很公平了。
所以方士们犯了法,秦始皇依.法判.处,有什么错呢?
坑.杀、腰.斩、碾.死、肢.解之类的,听起来的确很恐怖,很残暴,但抛开环境因素谈人.道主义,那不是耍流.氓吗?
等大秦发展到足够强盛的地步,过于残忍的刑.罚自然会取消。
713 大秦女皇(14)
或许是想从七女儿这里找认同感,秦始皇又说了几件被扶苏劝谏的事儿,问女儿的看法。
七杀酌情回答,秦始皇越听越满意,忍不住道:“婳儿,你长兄若有你这般通透,为父就心安了。”
婳儿的生母是谁来着?哦,一个本分的宫人,并不算聪明,婳儿胆子小这一点像她,心性头脑像朕。
七杀:“父皇,儿臣觉得长兄也无错,只是......”
秦始皇:“只是什么?”
七杀:“只是为时尚早。五、六十年后,约莫就可以照着长兄所说的来做了。”
秦始皇看着七女儿,轻轻叹了一声。
七杀:“父皇何故叹息?”
秦始皇暗道,你若是朕的长子该有多好。
但这种话,说了无益,便道:“为父想起你长兄,不知他在上郡如何。”
七杀:“父皇若是想念,何不命长兄回咸阳?”
秦始皇犹豫了一下,道:“不可。”
七杀也不追问他“不可”的原因,安慰道:“父皇不必过于忧心。好在您醒来了,赵高拟的伪诏并未发出,长兄不会有事。”
001:“哦哦,宿主大人,你的识海起波澜了,你要搞事情!”
七杀:“怎么就学不乖?”
立刻将这多嘴的智障系统丢进了小黑屋。
秦始皇蓦然怔住,紧紧盯着七女儿,半晌不说话。
七杀做出忐忑的样子,小声道:“父皇,儿臣说错话了么?”
秦始皇:“婳儿的意思是,你长兄若接到那伪诏,真有可能按诏书上所说,自刎谢世?”
七杀:“难道不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