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剑修开始快穿/快穿一时爽,一直快穿一直爽(433)

作者:一品红楼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陛下若真的大行,朝堂就成了儒生的朝堂,秦法也有可能被废!若无秦法,大秦还是大秦么?六国旧臣再求一求,说不得六国便复立了!老奴不忍陛下一生心血毁于一旦,才出此下策!”

001:“咦,赵高虽然不是个东西,说的话还有几分道理。”

七杀:“像这种擅长玩阴谋的人,看人一般都很准。”

长公子扶苏,如同春秋时期的谦谦君子,对自己有着极高的道德标准,具备许多优秀的品质,却没有一个皇帝该有的城府和手段,心肠也不够硬。

不是说当皇帝的必须铁石心肠,但像秦朝这种状况,需要的显然是铁血君王,而非儒家推崇的仁君。

七杀觉得,扶苏若上位,秦朝也许不会二世而亡,但极有可能解.体,回到诸国林立的战国时期。

秦始皇面无表情地道:“这么说,你还有功了?”

赵高老泪纵横:“老奴不敢居功,虽是为了大秦,也犯了欺君之罪,请陛下责罚!”

001:“这老小子可真会说话,本系统都险些被他带歪了!”

七杀:“避重就轻,虚虚实实,巧舌如簧,化劣势为优势,果真是古今第一奸宦。”

本来是天大的罪,在他嘴里一过,倒像他劳苦功高了,秦始皇若不给他颁个“好阉奴”的奖牌,都像对不起他似的。

难怪后来能指鹿为马,原是有颠倒黑白的本事。

秦始皇轻轻抚掌,叹道:“昔日,苏秦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周游列国,执掌六国相印。赵令与之相比,不遑多让啊!朕素日小看你了。”

扶苏的问题,他这个当父亲的看得很清楚,还需要这阉奴多说?

看向七女儿,随意问道:“婳儿,赵令说是为了大秦,你信么?”

七杀:“回禀父皇,儿臣听他说了这么多,只有一事不解。秦君的废立,用得着他一个阉奴费心?”

秦始皇怔了怔,忽然大笑,“我儿说得对!对极了!”

他自然也知道,赵高花言巧语是为了给自己脱罪。

重点根本不在于扶苏适不适合为大秦之君,而是赵高矫旨、伪造诏书、意图颠覆朝纲。

但他还以为,七女儿会被赵高的言语左右,没想到她看得这么清楚,直指赵高的本心。

什么人才会费心君王的废立?上一任君王。

赵高所图甚大啊,他看得明白,婳儿也看得明白,扶苏能不能看明白呢?

秦始皇果断打住思维,不去想这个问题。

赵高听了七杀那句话,心道不好,重新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辩解道:“七公主,您误会老奴了!老奴不敢僭越,只是崇敬陛下,不愿陛下辛苦所创的大秦葬送于扶苏公子之手!”

七杀:“本宫见到你们时,你笑容满面。这就是你对父皇的崇敬?看来赵令的崇敬,与天下人的崇敬大为不同。”

赵高呆住,如果早知道始皇帝会重活于世,他那时定然不笑!

这还怎么圆?

不,可以圆!

赵高先向秦始皇告一声罪,又道:“七公主,陛下崩于外,有可能引起朝堂震荡,老奴伪装成平日的样子,是为了不泄露秘密,实则心里万分难受!”

七杀:“本宫不信。”

秦始皇哈哈一笑,道:“朕也不信。”

对赵高道:“朕宣你来,是因你为中车府令,按照秦法,应给你一个申辩的机会。现在你说完了,听听朕的。”

“赵高,你扶胡亥为皇帝,纯是为了一己私欲,别说那些冠冕堂皇的话,免得朕作呕。你与扶苏、蒙恬、蒙毅不睦,担心扶苏即位后失去大权,便起了歹心。”

“李斯受你摆布,也是因为胡亥即位有利于他,他还妄想掌控胡亥,但在朕看来,最终掌控胡亥这枚棋子的只会是你。李斯虽多智,却不如你阴毒,他斗不过你,必丧命于你手。”

虽然秦始皇没有看到后面的发展,但他完全想像得到。

秦始皇停顿一下,接着道:“朕本以为,你的目的只在于当个权倾朝野的大宦,但今日听了你这番话,才知道,你有当皇帝的野望!”

“赵高,你竟然想当皇帝!哈哈!”

七杀很是吃惊,据华夏历史记载,赵高后来的确想当皇帝,只是朝中大臣虽惧他如虎,却实在不想奉个太监为主,丢不起那人!

于是无声抗议,拼死不从!赵高发出“天弗与,群臣弗与”的悲叹,无奈之下,将玉玺传给了子婴。

然后他就被子婴弄死了。

子婴的身世在华夏是个谜,有人说他是秦始皇的兄弟,有人说他是秦始皇兄弟成蟜的儿子。

成蟜叛秦降赵,儿子留在秦国,秦始皇未诛连于他。胡亥屠杀兄弟时,也因为子婴只是堂兄弟而放过了他。

但在这个世界,子婴的身世很明确,就是成蟜之子。

不过,秦始皇又没看到后面那些事,怎么想像得到赵高想当皇帝呢?

赵高可是个太监啊!

普通太监,谁敢想当皇帝?

普通皇帝,又怎能看出太监想当皇帝?

001:“看来想要成为千古一帝,想像力不能匮乏啊!”

七杀:“呵呵,再有想像力,你也当不了皇帝。”

001:“......宿主大人,请对本系统温柔一点!”

七杀:“闭嘴。”

秦始皇笑了好半天,才对侍者道:“押下去,回了咸阳便碾死,夷三族。”

711 大秦女皇(12)

次日自太原出发,前往雁门,再由雁门至九原。

九原有通向咸阳的直道,行进起来非常快速,也不怎么颠簸。

七杀将头探出窗外,仔细观察这闻名古今的秦朝版高速公路。

秦直道,也是秦始皇的一项壮举,建成之后直到清朝初期都还在使用。

汉朝时期昭君出塞,走的也是秦直道。

有意思的是,汉朝对秦朝各种批判贬损,但秦朝从秦直道出去,是为了收拾匈奴,汉朝从秦直道出去,却是为了给匈奴送女人、送嫁妆。

要不是后来出了个汉武帝,汉朝还得憋屈很多年,这是后话了。

001:“始皇陛下虽然没有听过‘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却是这一理念的践行者呀,好棒棒!”

七杀:“秦直道可不是致富路,而是运兵通道。”

秦直道的修建初衷在于军事,并非民生经济。

明成祖朱棣将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是奉行“天子守国门”的宗旨,秦始皇修秦直道也差不多是一样的意思。

这是由秦都咸阳通往北境阴山最捷近的道路,沿途截断山脉、填塞深谷,以保证南北相直,因而称为直道,全长一千八百多里。

匈奴若敢侵扰秦朝边境,军情能在第一时间报给远在咸阳的秦始皇,秦朝这架庞大高效的战争机器就能立刻运作起来。

秦直道上,相隔约三百里就有屯兵驿站,可换马,可补充粮草,功能非常多。

必要的时候,秦始皇还能出咸阳,直达前线御驾亲征。

不过,这种状况不太可能发生,因为前线有蒙恬。

中原各国混战那会儿,匈奴趁机崛起,侵占了河套以南大部分地区,小日子过得很嚣张,动不动就打中原的秋风。

秦始皇平定六国后,腾出手来对付匈奴,派出大杀器蒙恬,领兵三十万杀过去,杀得匈奴闻风丧胆,望北而逃。

河套南部地区轻松容易的收了回来,然后秦始皇就让蒙恬修筑万里长城。

说明一点,长城并非被秦始皇全部承包。

为防止匈奴南下,与之接壤的燕国、赵国,以及秦国都修过长城,秦始皇做的,是将这些零散长城查缺补漏,连接起来。

这也是个极为浩大的工程,大秦若非数代积累,未必能有那样的财力、物力和人力。

到了华夏现代,万里长城成了一处著名景观,但在古代,却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最为重要的军事防御体系,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秦始皇可能是看蒙恬修长城修得好,便将秦直道也交给他修。

可惜的是,秦直道即将完工时,蒙恬被胡亥矫旨赐死了。

胡亥即位后继续修,补上了小尾巴。

有史学家认为,万里长城如弓,秦直道如箭,互依互补,直指匈奴。

除了通往阴山的直道,秦始皇还修建了许多通往六国故地的驰道,以加强对六国故地的监控。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