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无疏!”
阮柒想要追上,却被李希微兜头一阵剑光笼罩,封住了去路。因忧心李无疏,不慎被李希微刺中数次。
李无疏只看那栈道上两个人越来越远,最后化成两个小点,栈道逐渐化作一道道纹路,消失在黑暗当中。
不多时,他被空空抛下,摔落在地。
他爬起身,发觉自己身处一间竹舍。
这间竹舍宛如隐士之居,室内置物随性而风雅,竹灯、竹帘、竹榻、矮几。书案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案脚放了本书,是李无疏曾在无相宫黑市购得又转赠陆辞的《白衣行剑录》。
很显然,这是陆辞的居所。
李无疏推门而出,篱笆外一条幽径伸向竹林深处。
他沿着小径走去,不见半个人影。小径尽头是一片空地,竹叶飘零,四下十分幽寂。
他抬头看去,竹子之间挂满了红线,彼此交错而布,密密麻麻,遮天蔽日,每根红线上还坠着一到五个竹牌不等。竹牌有字,李无疏在上面看到了不止一个自己的名字。
“李公子光临寒舍,恕某招待不周。”
李无疏惊了一跳,回头看去,陆辞正缓步走来,仍蒙着双眼,空空变回了巴掌大小,浮在他身前引路。
“陆辞!”
他想也不想,裂冰破空而出,一式“营度瀛寰”划出,六十四道剑影困住陆辞。然而陆辞的身影凭空挪了三尺,只留空空困在剑阵当中。
剑影收缩,空空在剑阵中惊慌失措,哀叫出声。
李无疏一时不忍,放了空空,怒视陆辞。
“李公子,真是大善之人。”
“陆辞,你到底想干什么?”
“不才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都是为对抗所谓的‘天道’,与公子你的理想不谋而合。你以为不才为何叛出衍天一脉?”陆辞面露微笑道,“我们是同道中人。”
“同道中人”这四个字让李无疏感到隐隐刺痛,使他不自觉想起某个人的话。
他愤然道:“我何曾做过这等残忍之事!李希微为救那些人付出了一切,你却让他亲手……亲手……”
“若不是与我的约定,李希微已被天道劈得灰飞烟灭。是我救了他。他为我做这点事用以弥补我损失的力量,不为过吧。”
“你……”李无疏气急败坏。
陆辞摇头:“天道崩毁是迟早的事,不才只是在其中略尽绵薄之力。李无疏,我们都是被天道抛弃的人。为了你我相同的目的,那些是必要的牺牲。”他叹了口气,白绫下流露而出的神态竟有些悲天悯人的意味。
“如果不是你给出的那个方子,那些人也不会死!”
“我给出方子的时候,已经做出了警告。”
简直是强词夺理!
李无疏想要反驳,瞬间想起阮柒叮嘱多次的话。
——陆辞擅长蛊惑人心。若是遇上,不可信任他。
他紧握裂冰,全身戒备,下定决心如果他下一句还是妖言惑众,就一剑剁了他。
竹林间起了一阵微风,将他们头顶的竹牌吹得彼此相撞,响声十分空灵。
“你抬头看看那些线。”陆辞微微仰头道,“不才算尽天机,算得一个天大的秘密,有关天道代行者阮柒的秘密。”
第七十三章 世间因果
关于阮柒的, 天大的秘密。
李无疏为陆辞这句话收住了将要刺出的剑——他深深觉得,那个秘密也和自己有关。
不等他拒绝,陆辞身边的空空,便游到了红线上, 摘取了一块写有李无疏名字的竹牌。
“推演天机, 不过是根据已知的一切迹象演算出事物发展的轨迹。道祖易太初撰写《衍天遗册》, 乃至于《衍天遗册》后期的演化,都是依据这个方法。”陆辞道,“同样, 这也可以反向推演出曾经发生的事。”
李无疏不动声色地看他。
他继续道:“不才在漫长的推演当中,发现诸多不自然的迹象。然后推算出了惊人的结果——李无疏,你这个天道中的异数得以活到现在, 全赖天道代行者的庇护。”
李无疏嘴角抽了抽:“这我早已猜到。我能从赤墟那场围杀当中死而复生, 是因阮柒使用因果之术提前布下阵法,逆转了我的时间。”
陆辞点点头,平淡却语出惊人地问他:“在此之前那许多次呢?”
李无疏握剑的手抖了一抖。
在这之前还有许多次,阮柒救过自己——这是李无疏不曾想过的。
如果阮柒曾救过他多次,而他不知情, 那只能是因为阮柒是动用了因果之术,使他的时间记忆全部回溯而不自知。可是, 这一切将使他承担多大的代价?
“笃”地一声,空空将竹牌丢到他面前, 立刻远远地躲到陆辞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