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官渡我/衍天劫(169)

直到后来,芦州的百姓终于走到易子而食的那一步。

李刻霜是他救下的第一个孩子,用四只果子狸和一袋面粉换来的。这些加起来,甚至还比一个新生的还没有名字的瘦弱婴儿重上数倍。

人的性命如此廉价,只能换得四只果子狸。

人的性命又如此昂贵,一条性命竟抵过四条生灵。

李希微猎杀那四条果子狸时,开始对自己,乃至对天道产生了怀疑。

人何时有权视子嗣为私产,人又何时有权决定众生的生死?

然而,即便他愿意舍弃心中的道,他却仍然无力救下更多孩子。

芦州当地的人把他当作仇敌,不愿与他做交易。看得到的可以阻止,看不到的却无能为力。

在灵枢宗与药宗全面溃败,向瘟疫认输的时候,他带着李刻霜坚守在芦州,坚守作为人最后的底线。

转机出现了,他遇见一名游方术士。那术士卖他一个方子,说是也许能治好瘟疫。

他要支付钱财,那术士却道:“生死有命。救下这些人是违逆天道,纵使他们在这场瘟疫中活了下去,也要面对因果业力。”

李希微道:“可是我不能白拿你的方子。”

“不如这样。若方子有效,往后二十年,你要为我做些事情。”

“若方子有效,任君调遣。”李希微道。

……

说到这里,阮柒顿了顿:“这名方士,正是陆辞。那瘟疫根本没有什么医方,他给出的方子,实际上是以符咒强行逆改因果天命。”

李无疏愕然:“那这些人……”

“不错,他们都脱离因果,将他们抹去是我的职责。但当时兵荒马乱,我忙于其他事情,一时顾不上这里。在我出手之前,他们已经遭遇了不幸。”

事实上,芦州本地之人仍然视李希微为敌人,只有那些受到李希微庇护的灵枢宗人愿意尝试那个方子。许多病重之人得以痊愈,他们在李希微的帮助下离开被封的芦州,返回灵枢宗。

然而,灵枢宗并不接纳这些人,并将他们的归来,视为药宗派来散布瘟疫的阴谋。家乡的“止战之印”将这些漂泊异乡的灵枢宗人拒之门外,身后的药宗也不愿接纳他们。

这百多名灵枢宗人陷入绝境。

“止战之印”宛如一道天堑,他们几乎能看到对过的城门,许多灵枢宗弟子镇守在此,不放过任何一个从对面逃过来的人。

这些陷入绝境的灵枢宗百姓将最后的希望放在了李希微身上。李希微又怎么可能半途而废,视而不见。

此时他对天道的质疑已经无以复加。

天道视人命如草芥,生杀予夺,不容一寸生机。如果确如那游方术士所说,救人就是违逆天道,李希微决定违抗到底。

他倾尽全力,将代表此间天道的“止战之印”撕开了裂口。百多名身陷异乡灵枢宗百姓得以穿过止战之印回到家乡。李希微本人,却被天道降下的罚雷劈得形神俱灭。

……

“虽然形神俱灭,”阮柒看着栈道尽头岿然不动的李希微道,“但我想他是因为先与陆辞有约在身,才得以留存魂魄。”

那年李无疏才八岁而已,李期声下了趟山,带回了襁褓中的李刻霜,却没有带回“噙霜”。

李无疏半蹲在地,神色黯然地拂过那柄“噙霜剑”,问道:“那,那些灵枢宗百姓呢?你刚才说,他们后来全都……”

“后面的事,你应当知道。那场瘟疫中,一群从药宗归来死里逃生的灵枢宗百姓,在正阳门外被药杀后,焚烧了七天七夜,称‘正阳门案’。”

阮柒看到李无疏紧攥的拳头在微微颤抖,有些不忍地停了下来。

李无疏追问道:“那这些脱离因果的人死后……去了哪里?”

阮柒只好接着道:“他们被我渡入赤墟,昨日在符崵山鬼市,有半数葬身于……李希微剑下……”

湖面静如银盘,却仿佛有风声呜咽。

不知是冷意还是悲愤,让李无疏浑身发抖。

“陆!辞!”

他周身迸发的剑意,在水面惊出三丈高的水花来。

与此同时,李希微身形忽然动了。

“无疏小心!”阮柒上前拦在李无疏身前。

然而李希微原本就是朝着阮柒攻去。

阮柒迎招而上,覆水与噙霜不断相撞,一时难分彼此。李希微只会太微宗的招式,而阮柒对太微宗的招式再熟悉不过了。

就在他两人交手之际,李希微身上忽然窜出一只银狐。那银狐与他们在符崵山鬼市看到的银狐一样,半人之高,双眼幽紫,周身银光夺目。

“空空?”

那厢李希微与阮柒缠斗在一起,空空却直奔李无疏而去。

它嗷地吼出尖细的一嗓子,一嘴叼住李无疏侧腰,往空中奔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