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她还得再加一句,不然她爹以为她是被胁迫的怎么办。
“女儿在宫中一切都好,爹爹勿挂怀,唯愿此次风波平息,来日相聚。”
驻笔之时,秦玉柔又犹豫了。她是不是太信任李老六了,万一她爹听话了结果到最后皇帝翻脸不认人了怎么办?
秦玉柔拿着信,迟迟没有装进信封里,左思右想间看见手腕上被那麻绳擦破的皮,当时皇帝的维护之意明显,不像是假的。
“拼了,李老六,你可不能辜负我的期待啊!”
真儿与周寻在外头也没说几句话,周寻便帮真儿去看晚膳进度了。
秦玉柔一出门没看到人,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呢,结果是被真儿打发走的。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她拿着信敲真儿的头:“抓紧这几天,万一没了日后,咱们也不能留下遗憾。”
秦玉柔的信最后到了李珩的手上,他看完一遍后,觉得秦玉柔还是有些机灵在身上的,由她来陈情利弊,比他劝秦丘要有用得多。
只不过,就这一封信,没有留给他的信?
他又看了一遍,从如蚯蚓一般的字里看见了夸赞自己的那一句,但是旁的确实没有。
他只好主动开口:“周寻,安妃可有留给朕的话?”
周寻确实有句话想要讲,既然皇帝问了,他也不隐瞒。
“安妃娘娘没有留给您的话,但是嘱咐了臣,要盯着一些云美人,臣不知这是何意。”
这女人倒不傻,李珩点头后道:“云美人那边朕已经安排了人,你只需保护好安妃即可。对了,你刚才回来时候说她还没醒,现在呢?”
据周寻前面说,秦玉柔一天一夜没吃饭,担心得不行,到午后后才睡下,这一睡已有三个多时辰。
周寻回答道:“娘娘已经醒了,御膳房也送去了饭,娘娘得了您的话后瞧着精神头好了不少。”
李珩将信收好,松了口气,她知道真相的话,心里应当就不会提心吊胆了。
——
上朝之时,众官员都在官服之外套了丧服,不敢高声议论,但目光都往那空悬的相位看去,今晨一早,秦家被御林军围住,听说是大理寺卿亲自去请的人。
墙倒众人推,原本活在秦党阴影之下的人开始攻讦,上奏要细查此事,不可姑息,但李珩却只下令先办好丧事再议其他。
就在众人还以为皇帝是因为丧母之痛难以自拔的时候,李珩拿出了从明德宫搜出的不少事,直接褫夺了林太后的封号,而本来借着林太后之死松了口气的林家直接被抄家。
在朝廷中沉浮几十年的林家,很多东西都经不住细查,包括林兆明意图通敌叛国的信物,这几年卖官鬻爵的流水,还有分家人打死女婢、强买私宅、贪污晌银的罪证都被搜了出来,林家彻底下狱。
那毒药也在林家被找到,但有些罪名林兆明招了,毒药的事情他绝口不认。
这要是认了,可是要灭九族的大罪。
有人不想提,便有人非要提,大理寺少卿、丽嫔的兄长郑如渊于朝堂上揭发此次毒害秦相与太后的毒药,与当年先太子所中毒药为一物。一时之间,十年前的事情被人拿到天光之下,针对先太子是否是自杀一事,四议声频起。
和李珩过去料想的一样,此事一出,关于他皇位的来路也开始受到质疑,不少流言都在传是林太后为了扶持他上位而赶尽杀绝。
但是当面对这一切的时候,好像也没有那么令人恐惧,成王败寇已成定论,他坐在龙椅上,声似洪钟:“诸位大臣有能耐的尽可以去查当年的事,朕不拦着,但是若只是跟风传一些没有根据的话,便不能怪我大昭律令严苛了。”
李明瑫能得知当年真相,有很多巧合在,如今已经过去十年,再去探查真相,有些人就算是有心也没有法子。
周寻一边收着奏报,一边给秦玉柔讲着外面的事情。
“林太后的封号被褫夺了?”秦玉柔一惊,那晚皇帝下令搜查明德宫,想来早就知道林太后身负罪孽,不过这样说来,先帝是不是没人同他合葬了……想想还挺孤单的。
“先太子的死和林家有关?”养母为了新认领的小儿子痛下毒手,真是天家无真情。
“秦家被搜了?还下了狱……”意料之中,不搜府难以让外面的人看见皇帝查办秦家的决心。
“啥,户部和吏部的人有些倒戈了?”户部和吏部基本被秦家把持着,里面可能本来就有心思不坚定的人,也有些可能是跑去打入敌人内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