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兄前年见朕的时候也是说的一样的话。”
藩王会在中秋或万寿宴的时候前来祝贺,这几年里,两人还是断断续续见过几面。
“前年,对了,本王前年的时候确实回来过,那时候还办了您的加冠礼。”
李珩眼见东聊西撤的,不想同他废话:“朕既然答应没有将你远在黔南的妻儿押解进京,那你是不是也要遵守诺言,告诉朕先太子的死因。”
虽然没有押解进京,但是日后若罪名成立,也是一样的行刑,他这样做,大概只是不想妻儿承受路途跋涉。
李明瑫笑了笑:“在这么多兄弟里,小六你真的是最喜欢老三,最后还跟他认了同一个娘,也不知道这晚娘如今对你如何了。”
李珩眉头皱了皱,察觉到他是在说谁:“先太子的死和林太后有关?”
李明瑫笑吟吟道:“是不是很惊喜!小六啊,几年前哥哥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也很惊喜,所以一直一直想着送你一份大礼。”
第56章
“朕不是惊喜, 朕在思考你的话该不该信。”李珩掂量着李明瑫的话。
当时还是皇后的林太后与先太子算是共荣辱,有先太子在一日,她的地位才能更牢固, 即便最后先太子被贬到地方做王爷,太后何至于冒着风险赶尽杀绝?
所以, 当秦丘中毒这条线索查到林家的时候, 他甚至怀疑是秦家在背后做手脚,也没怀疑到林太后头上。
李明瑫似有一种逗乐的趣味, 继续说道:“也是,林太后当年一步步看着老三成为太子,付出那么多心血教养,寻常人应该也想不到她会动手的,毕竟虎毒不食子。”
他接着嗤笑一声:“但是你可别忘了,林太后最容不得她的人脱离控制, 所以比起一个翅膀硬了的太子, 是不是选择一个没有长大的羊羔更好?陛下, 您当时那个年纪实在令人羡慕,怪不得两只老狐狸都盯上您这块肥肉。”
李珩的确是被盯上的,年幼的他无论是在千秋节还是在中秋宴,都觉得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后来这人走到自己面前,问他想不想和妹妹过上好日子。
他那时不卑不亢地说着自己是皇子,妹妹是公主,就算生活困苦, 几年之后也会出宫立府成家业, 无需旁得人插手。
他有野心,但是太子已定, 他三皇兄将是大昭未来最好的皇帝,而他资质不过平平,别人不过是想利用他这个身份。
他本不欲理睬,却听那人继续问:“你以为人人都能顺利活到几年之后吗,当下不去争取,谈何有来日?”
那时的他还不知道风雨欲来,后来才打听到这人身份不凡,是他父皇眼前的红人,御史大夫秦大人。
他始终记着秦丘的话,但他母舅家权势微弱,并不受重视,连自己的父皇都对他视而不见,这样的他没有人对付,自然能平稳地活下去。
其实他也发现了林皇后的有意接近,在他差点保不住李蕙月要被旁的嫔妃抱走抚养的时候,林皇后站了出来帮他,只这一件事,他便在心里感恩了许久。
李珩收回思绪,沉默片刻后问道:“你既然说起当年,朕有一事想问你,你当年口口声声说先太子害死大皇子,拿出那么多证据来,这事到底是真是假?”
当时的很多事情,十岁的他是接触不到的,再后来他的一言一行被盯着,只能偷偷摸摸看些案卷,或同几个喜欢嚼舌根的奴才谈上几句,但是那些记载里都是模模糊糊,说得都是二皇子和四皇子一起告发先太子弑兄,先帝一怒之下调查,将柳家关押进大牢。
李明瑫似笑非笑地道:“你这砂锅还要问到底了,也好,反正你二皇兄我现在闲得很,便给你讲讲睡前故事。”
关押亲王的牢房与普通牢房还是不同的,到底桌子凳子和床都算干净。李明瑫展示了下手上的镣铐后,坐在了凳子上,抬头问李珩:“话有点长,我坐着说行吗?这玩意很重。”
当皇帝的站着他坐着,本是不合规矩的,但是李珩倒也没有说什么。
李明瑫兴致勃勃:“小六你这点就比旁的人能忍,尤其是老大,他是完全忍不了的。老三原本非嫡非长,不过是记在皇后名下,才一步步成了太子。老大觉得自己多少是长子,自己的母妃还受宠,便渐渐生了夺嫡的心思。”
李珩那时虽小,但也记得盛气凌人的大哥,不仅对先太子说话极为不客气,还仗着在朝中积威多年,对刚入朝的先太子多番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