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一轮酒,罗尼继续介绍:“今天的菜单,我们依循中国人‘不时不吃’的古训。问题是,什么才是当季的呢?我们的厨师团队翻遍了历史书,从《明史》里找到当时时令的食物,这顿饭我们只用600年前人们会吃的食材。”
大家都知道这是噱头,但很配合地赞赏了团队的用心。罗尼深谙饭局之道,这宴席汇聚了许多陌生人,大家又不得不交际,必定需要一个安全的话题——有什么比食物更容易炒热气氛?
与此同时,餐前小吃送到了桌前。罗尼:“明代人常吃鸭子,鸭蛋和鸡蛋也是主要食物。进入春天季节,可以吃到更多蔬果了,主要是荠菜、菠菜、韭菜、笋、梅子和杏子。这是我们厨师用的主材料。”
一枚挞抹上了鸭肝酱、鸭蛋黄和杏子酱,一口咬下,酥皮和鸭肝酱迸裂出浓郁脂香,被干燥处理过的咸蛋黄咸鲜干松,后韵是酸甜的杏子香,中和了内脏的腻。几乎所有法餐都有各种形式的挞,这枚用了咸蛋黄做调味,风味很自然。联赛的赛事主管很赞赏这种低调温润的技法,语带双关说:“亚洲跟我们的生活哲学截然不同,相信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活力。丛先生喜欢这道菜吗?”
丛希希挤出一个笑:“很喜欢,让我想起小时候用咸蛋黄配白粥吃。”
“那一定是非凡的美味。”
丛希希不知道该不该表示赞同。他的左腕稍一转动就非常酸疼,为怕伤势加重,他只能用右手拿着食物吃。所幸目前为止所有的餐都是finger food,并不显得突兀。
接下去前菜也只有一小口,方方正正,叉起来能闻到鸡蛋香气,咬开却很有弹性,中间绿色的夹层,原来是脱水的菠菜。服务员介绍:“这是鸡蛋和鱼泥搅打成的,除了夹馅的脱水菠菜,酱汁也是用菠菜和鳀鱼粉调制。”
这道菜非常鲜,面包蓝适时地端了上来。罗尼正想给俞家宝吹嘘几句,却听一个略低沉的童声从身后冒现:“请各位享用面包师特制的无花果黑麦面包、茉莉花Matzo和白面包。”三角形的黑麦面包脆皮褐黄,爆裂处露出了甘甜的无花果碎;白面包几乎跟馒头一样雪白,上面撒的是新鲜椰子粉;薄片花瓣透光,像木头的暗花。
没人追究明代人吃不吃无花果和椰子,他们都被少年抢去了注意力。少年的英语流利纯正、落落大方,可连罗尼都不知道他从哪儿冒出来的。他惊奇道:“谢谢你的介绍,先生。这是餐厅给我们准备的娱乐节目?”
由小余说:“没错。我是侍酒师的儿子,我父亲交给我一个任务,给大家分饼干。”他微微一笑,举起竹篮里装的幸运饼干。
“噢,”餐桌上议论纷纷。幸运饼干果然很能挑起气氛,尤其分发饼干的是笑得俊俏好看的少年。这样一来,由小余贸然出现的尴尬被抵消了,他把篮子饼干第一个派给了丛希希。“希望你抽到好的祝福,平安度过所有困难。”
丛希希:“谢……谢谢。”剥开一层油纸,露出折成三角的脆饼。用力一握,饼干裂开,坚果和鸡蛋的芳香弥漫指间。里面藏着蛮大的一张纸。丛希希心跳加速,立即认出这是他在酒店签名的便签。便签就是原来的便签,此外什么留言和名字都没有。他想:是刚才那个厨师粉丝给我的?什么意思?
由小余在他的旁边用中文说:“我们的面包师很喜欢您,他托我来跟您说,请您放心享用,这顿晚餐一定让您满意。”丛希希怔了怔,然后郑重说:“请跟他说谢谢。”
俞家宝怔种不安地帮助霍子安摆盘,等由小余回来,他连忙问:“席上怎样?”
“饼干很好吃,大家都很开心。”说着他掰开一个饼干,喂到由良辰嘴里。良辰对俞家宝说:“我看他明白怎么回事,甭担心。”
按照老三的意思,俞家宝不能默默做好人,既然为赛车手做了这些事,必须让他知道,于是让由小余做了回信使。这传达方法没有压迫力,他懂就懂,不懂大家也没损失。俞家宝的关注点却不在这里,只是问:“他的手怎样?”
“他的左手一直放在膝上,有点不自然。但不知道他受伤的话,应该不会往那方向想。”
俞家宝放下了心,就像他才是坐在酒席上,被目光审视的那个。这个酒席要能顺利结束,就等于他也跨过了一个难关。
席上品尝着美食,氛围越发的融洽。他们谈论风土人情,吹嘘各国F1的盛况,就经济形势发表高论,小心避开政治敏感话题,到一个话题无话可说时,总有新一道菜摆到桌上,又能引起新一轮的议论。
第三样菜是两个色彩艳丽的卷,肉眼只看到食材丰富,却猜不到是什么。赛事主管李真雄叉起一条卷,“又是素食吗?这里果然是蔬食大国。”他是巴西和华裔混血,在美国长大,虽然取了个威猛的中文名,却半句中文都不会,一直以为在中国吃西餐,不外乎意大利面和肉嫩得不正常的调味牛排。这些手法绚丽、摆盘优雅的菜让他很是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