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永远是对的(297)

作者:安尼玛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他见钟雨慧已经不关注分数,专心在吃面包。祝芳申依然一脸萧杀,什么食物都不沾嘴。

评分揭晓,洛代夫总排名第七。三轮几十个面包中,周翀的法棍第一,祝芳申的“大方阵”第二,周翀的Parker House Roll第三,第四位是另一个面包师,只是他的其他面包都很靠后,完全无法跟周翀抗衡。第五位依然是周翀的作品,俞家宝的可颂在第六。

形势很明朗,周翀一枝独秀,零失误,法国海归,长得像朱亚文,不选他选谁?阿哲碰了碰俞家宝肩膀,“老师,到你了。”

俞家宝收摄心神,走到裁判跟前,把酸面包切成片。场上本来已经意兴阑珊,因为出现这不按常规的面包,又热闹起来。面包刀发出各呲各呲声,表皮破裂,横切面可看到表皮比一般面包薄脆——这是炉火烤的特点,也是整形发酵的功力,让面包紧绷并且有强大的爆发力。

俞家宝介绍道:“这是72小时酸面包,用的自养酵母有六十二年了,是我从日本四国的庙里带过来的。”众人听到62年的酵母,都大为惊异,京城里的面包师都知道俞家宝用的老酵母,但没想到比自己奶奶姥姥的岁数还大。

一面包师说:“日本来的?那算不算中国制造?”

另一人嗤笑:“您用的面粉是哪来的,法国还是日本?糖?奶酪?果料?全都是自家产的?要不咱别做面包好了,面包就不是本国东西。”

俞家宝没想到自己一句话引起争议,协会主席赶紧平息纷争:“我们做面包的原材料来自世界各地,这事不用争论。这面包做得蛮好,年轻面包师能掌握好发酵,很难得。”

“62年的老酵母真够稀奇,地球都变暖好几度了吧,怎么能养那么久?”

“我有这酵母也不敢用,72个小时的发酵时间,控制起来很麻烦,万一老酵母长出毒菌。”

“您这话外行了,酵母养好了能抑杀细菌,关键得养好。所以这种面包都是小店做,我们这种规模大的店不能碰。”

众人议论纷纷,什么话都有。俞家宝不再听,拿起酸面包片,尝了一口。烤鸭炉上色还是太深了,意外的是,果木烧的炉为面包增加了些微香气,让表皮的焦香更复杂浓郁。嘴里是熟悉的滋味和口感,他心里只想:这些裁判和面包师都认为老酵母和炉火太冒险,甚至胡闹,但这种面包他做了七八年,做了上万个。这里哪一个面包师,会不间断地做同一种基础面包,直至手掌能熟悉它在每个温度下的发展、它肌理蕴含的生命运动、它千百种幽微的气味和形态变化?“

他一点都不冒险,他知道多喜子能行。

现在他已经不是“参赛者”了,他把一种修行了三代人的面包——经过了数十年的天灾人祸和变迁,迂回地来到这里的多喜子,奉献给了场上的人。不为竞争,只是因为这个面包恰巧今天能做出来罢了。

转眼看祝芳申,这大仙终于吃东西,把大片酸面包放嘴里仔细品尝。两人目光相遇,这回俞家宝眼里再没有征服,也没有炫耀,微微一颔首,是厨师对食客的礼仪,便转过脸去。

阿哲出奇地看着俞家宝,第一次相信了老师在庙里没有偷懒耍滑、暗度陈仓,他这神情实在太像个老和尚了!

场上的声音渐小,所有人都在安静地吃着面包。分数牌上的数字一直在变,协调员记取评分,非常原始的飞纸条方法,得了一张就记一张。阿哲在俞家宝耳边说:“想知道祝芳申给你几分吗?”

俞家宝:“他给了几分?”

“他一个面包都没吃,其它的全没打分,只打了我们家的分数。跟你一样,给了满分。”阿哲笑道:“许是也不想输在周翀手里,宁愿败给你。”

这是全场最引人瞩目的一个面包,评分慢慢上升,追平了第四名的龙套面包师,又追上了第三名的餐包,接着往上涨,超过了祝芳申的“大方阵”!全部人屏息静气,等着看烤鸭炉里出来的酸面包,是否能赢下第一。

钟雨慧拉住俞家宝胳膊,紧张道:“快赶上了!早知道他的法棍我不给分好了。”

俞家宝感激道:“你帮我很大忙了。那几分让给他,不影响大局。”

范晓星接口:“那周翀肯定做公关了,裁判都偏着他,一些面包师也不管好赖给了他高分,要不祝芳申哪能分数那么低?这次要输了,输得冤!”

“不会输!”阿哲虽然性子冷静,可毕竟刚步入社会,心情几番起落,说这话时嘴唇都有点抖。

酸面包离第一名只有几分之差。协调员大声说:“还有没投票的吗?不投就关门了嘿。”场上静了片刻,然后周翀举起手,笑眯眯说:“我顾着吃面包,还没投。”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