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永远是对的(289)

作者:安尼玛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那大家做出来的效果都要大打折扣了。”

“这有什么打紧,你不好,人家也不好,大家伙的条件是一样的。”随后他小声嘀咕:“冷也不行,热也不行,烤箱少了也不行,什么都给你们弄好,要你们这些师傅干嘛?”

“诶?!”俞家宝愕然看着协调员的背影,“这哥们儿真够牛逼,合着是我们求着他赏饭吃?”

“甭理这些小人物,”范晓星说,“官僚嘛,都想少惹麻烦保平安,管你方便不方便。”

香气充斥着场馆,面包陆续入炉了。烤箱全开,进一步提高了温度。面团对温度最是敏感,俞家宝当机立断,“降低温度,减短发酵时间。”

面包师们都采用这个策略,只是一旦减少发酵时间,烘烤时间就必须提前,烤箱是共用的,本来商议好的时间乱成一锅粥。

法棍的最后一次发酵,一般不进箱,都是常温下自然发酵。阿哲说:“面团不能再发了,本来弹性不太够,最多等十分钟就要进烤箱。”

可俞家宝已经把优先权让给了钟雨慧。钟雨慧的脸红扑扑的,手飞快地操作着,似乎一点都不受影响。俞家宝过去一看,她的面坯子已经发酵好,准备入烤箱。这时候跟她抢,她会让才怪!

钟雨慧道:“你们那边咋样了?嗐,我瞎操心,北京的店,本事大,咋做都比我好。”

俞家宝苦笑,这妹子还蛮精明,会用话来拿住他。“大本事没有,做出好面包,主要看天时地利。”

钟雨慧朴实一笑:“哥哥说话很深奥,我听不懂。”

俞家宝知道她铁定不让,只好吩咐阿哲把面包放冰箱里,减缓酵母的活跃度。阿哲万分不甘,“冰过的面团弹性和风味会折损。”

“那也没办法,顺其自然好了。”

阿哲纵使愤愤不平,也想不出别的招。等钟雨慧用完烤箱,面包进入烤箱,出炉,晾到适合入口的温度,送到评委的桌上。

这时,现场来了不少媒体,围着面包师和烤箱拍照,估计是赞助商请来的。烤箱非常上相,二三十个功能嵌入在液晶屏里,逐一演示就得花不少时间。俞家宝叹道:“能造飞机也没鸟用啊,烤箱这火力,还不如一两千块的商业炉管用。”

作者有话说:

普雷结(Pretzel),打成个叉的碱水包?。印象中一直很小众,好几年前北京的“面包会有的”推出碱水小丸子,一下红了起来,慢慢出现花式变种。小丸子真挺好吃的,自己做非常容易。碱水包有个难关,要用到危险的烧碱,这几天我出个教程,不怕的可以跟着做哈。

文里提到的面粉问题,是个铺垫。此前很少讲面粉,因为本文设定是不管什么材料,都能做出好面包,对照资质平庸的俞家宝。实际上面粉是重要的,要进一步提高质量,还是得有好面粉(不一定是贵面粉,市面上日本粉最贵)

法国粉很难用,筋度吸水性都比较低,新手玩这个容易崩溃。但法粉有麦香,崩溃也得伺候着,多做几次就会醒悟——还是去外面买面包吧,别费那个劲了哈哈。?

第141章 十只手指

几家的面包已经陆续端出来,评委一边品评,一边分别给分数。

评委里男女老少都有,听范晓星说,都是协会里的人,既有资深面包师,也有品牌的老板、烹饪学校老师、食评人等等。俞家宝说:“就这十几人决定我们名次?”“不是,协会挺民主,每个面包师都有投票权。”

说话间,协调员已经把面包递给他们,请他们打分。俞家宝先尝了一个法棍,外皮酥脆、孔洞也很标准,香气还过得去,算是个合格的法棍。看了名牌,是这家酒店的周老师做的。

清水评价道:“没过错,很平庸。我们做的要略微好一点。”俞家宝也是这么想的,鼓励阿哲道:“大热门的手艺不如你。他做到最好的程度也就这样,是个行货。”

阿哲却丧气地指着分数牌,“只有老师和清水桑这么想吧。”

他们转头看,白板上记录了十五个参赛者的得分,这家酒店的得分居然排第二。“咦,不能够啊!我们店呢,我们第一?”

“俞桑的眼睛或者脑袋出了毛病?我们排最后。”

俞家宝定睛一看,Zmoo果然垫底。“我靠!”俞家宝不服气道:“肯定是内定的。阿哲别丧,其他面包师还没评分,我们一定后来居上。”

按规定面包师要出品三种面包,每种面包会分别评分,最后分数相加,看哪家实力最强。俞家宝目光投向排名第一的面包,店名称是“荒海”,得分最高的面包只标上“大方阵”三字。阿哲说:“成都那家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