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永远是对的(288)

作者:安尼玛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姑娘真实诚,多谢了。”俞家宝知道她不可能入选,但对她蛮喜爱,就让她优先使用烤箱。钟雨慧笑吟吟地道谢,拉住俞家宝说:“我做了点小碱水包,您别客气,拿去当早餐。”

碱水面包也是近来的热点,从北京某家的碱水小丸子红起来,蔓延到全国。几年前常见的碱水面包还是德国的普雷结,最多在普雷结上加点奶酪,但现在碱水一红,马上就有人用碱水面团包裹红豆、裹火腿、裹一切能入口的东西,面包体扎实有嚼劲,像有碱水味的烤馒头。

俞家宝把面包拿回自己的料理台,咬下半个,在嘴里嚼了嚼。他出奇地看着手里的半块小面包,里头包了一小截的香肠,能吃到颗颗柔韧的肉粒,汁水充满口腔,有实实在在的肉香。对阿哲说,“吃吃看,好吃!”

阿哲尝了一口,“一般吧,肉自己做的,这点挺好。”“不止是肉,面包做得也不错,碱水包断口性很好,吃起来舒服,是很朴实敦厚的面包。”

阿哲笑道:“老师您这是二次元的标准,面包还有人格?”

“当然有啦!阿哲你别不信,什么人做出什么样的面包,如果吃不出性格,那就是流水性生产——也不是说不好,那就不算手作面包。来这里的面包师果然没有菜的,全都有几把刷子。”

他们不敢怠慢,开始制作法棍。这一棒由阿哲来完成,俞家宝给他鼓劲:“照常发挥就好,我们的面团底子好,怎样做都不输。”

阿哲第一次那么紧张,手心出汗,在毛巾上搓了几次,才去触碰面团。在市场常见的面包里,法棍是最难做的,整形靠日积月累的手感,即使俞家宝对面包已有很深理解,做起法棍也只能得到清水桑一句评语:如果安吉老师看到了,不但要扔掉你的法棍,怕是俞桑的手也会被当成垃圾呢。

阿哲的手折叠面团,制造有张力的表皮,再把短棍搓成长棍。做完一个,他不安地对俞家宝说:“这面弹性不太好,可能打面打得稍微有点过,发酵时间太长?”俞家宝摸了摸,面团状态确实不够理想。

前两天在厨房做研究时,清水问:“法棍好吃的关键是什么呢?”

阿哲说:“只有面粉和水的面包,最重要当然是原料好,发酵充分,有很好的小麦香气。但法棍因为形状,口感仗赖脆皮和面包心的比例,气孔的分布也会影响麦香,特别难做好。”

“阿哲的手感暂时还是驾驭不了,所以要做出好面团,必须依靠面粉。法国方面有规定,法棍是不能有别的添加物,面粉越新鲜、越少加工为好,”

道理他们都懂,只是新鲜面粉非常难处理。日本面粉工艺精湛,吸水性极好,做出来的面包韧劲与松软可以达到良好平衡;本地大众品牌面粉更不用说,各种添加很平常,新手都能随便做出松软的面包。被牺牲的是面包的麦香气,而对于基础面包来说,麦香是基石,其他滋味只有在这个基石上才能成立。

他们店做面包,主要是日本面粉和法国面粉混用,“清水桑的意思,我们要换面粉?”“没错,我们试试本土的有机面粉,看看成效如何。”

时间有限,本土面粉是俞家宝没涉足过的领域——小农供货不太稳定,大牌子添加物过多。他们试了几天,无功而返,最后退而求其次,使用了一定比例的本地有机全麦粉,面团确实更香气浓郁,品质上了一个阶梯。

这个面团对他们来说是新尝试,磨合的过程太短,万般小心,还是出了瑕疵。阿哲失去了信心,“清水老师,要不还是你来做吧,你做出来比我们所有人都好。”

清水摇摇头:“阿哲,这是你的战场,做到怎样,便是怎样。”俞家宝也说:“做吧,尽力就好。”

阿哲只好把注意力放在面团上,多折叠醒发几次,增加面筋的韧性。没过多久,汗水浸湿了他的鬓角,流下脸颊。场馆里太热了,暖气烘着大家的脸,很多人一边擦汗,一边想办法给面团降温。

俞家宝把冰块包好,围着面团的容器,即便如此,整形时面团发酵还是太快了。俞家宝呼了一口气,“我靠,这里有30度了,夏天都没那么热。”

餐厅容纳着四十多人,发酵箱烤箱搅拌器等一大堆电器不间断地运行着,气温瞬间上升。面包师们一边加快速度,把面包放进发酵箱里,避免外部气温的影响,一边抱怨场地各种不足。

阿哲说:“必须让他们关暖气,别说面团,人都要撑不住了。”他们眼睛找主席,发现大佬和十几个裁判坐着喝功夫茶,言笑甚欢,根本没注意场地情况。协调员说:“各位忍耐一下吧,餐厅是中央空调,这里关掉了,外面用餐的人就得受冷,那可不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